《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

ID:43999002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_第1页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_第2页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_第3页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_第4页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主症之一。本症与小儿素质、病邪性质、季节变化、病变部位病程长短等密切相关。已故江苏省名老中医儿科主任医师金绍文行医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金老治疗本症重在辨证,抓住主症,大胆投药,屡奏奇效,现简介如下:1•疏风解表清灵透达风邪初感,有风寒、风热之别。风寒表证,见发热、畏寒、清涕、肢楚,金老善以荆防风、柴胡、羌独活温散寒邪;喷嚏鼻塞清涕甚,常以生姜3片、葱白3个;小婴儿以葱白炖奶点鼻,宣通鼻窍;寒象甚,闭汗,则以麻桂相合以发表散寒然中病即止,投以广2剂,汗出热解,即以停服,不以一再取汗而伤其阴。风热表证,见发热、微

2、汗、咽痛、浊涕,金老多用荆防风、薄荷、白痰藜、淡豆豉以疏散风热。白疾藜乃金老善用之品,认为白痰藜入肝经,不仅可以解表散热,还有疏散肝经风热之功,对于小儿发热易动肝风之证,尤为适宜,有未病先防之意。麻疹初起,发热出疹不畅者以浮萍、蝉衣、西河柳、芫荽等疏风透疹;疹出密集高热,以紫草赤芍银花等清热凉血。金老认为紫草不但有清热凉血之效,还可以作为麻疹的预防之品。风热而热象甚,咽喉肿痛,加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等,金老认为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力大,而苦味较之苓、连少,故小儿易于接受见乳蛾脓点,投以牛夢、马勃、桔梗、生草,尤擅用蝉衣、僵蚕以清热散结。例1王某,男,5月。198

3、5年2月12日就诊。发热1天,体温39匸左右,鼻塞、喷嚏、流涕、咳嗽,二便调,咽红。舌边尖红、苔薄,脉浮数。证属风热上扰,肺卫失宣。拟疏风清热。药用:荆防风(各)10g,豆豉10g,薄荷3g(后下),牛夢10g,野菊10g,银花10g,双钩钩10g服药2剂后体温退净,稍咳,以原方去豆豉、双钩钩,加杏仁10g桔梗3g甘草3g更进2剂后痊愈按:此为感冒初起邪郁肺卫之证。清•叶天士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肺为清虚之脏,位居上焦,小儿脏器清灵,易虚易实。治疗肺卫之证,药应以清轻之品,亦吴鞠通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理风热之邪袭表,肺卫失于开合,阳气内郁而发热,金老以牛夢

4、、荆防风、豆豉等轻清疏散之品治疗,用药清灵透达,使风邪从上而散,郁热从表而发,邪去热退,实为轻可去实之意。2•清气透热通腑泄热小儿阳气旺盛,感受邪热,易入阳明,出现胃家实热之证。金老在患儿出现高热烦躁、口渴漫赤、舌红脉大之际,即从阳明经证论治,投以白虎汤,酌加银花、芦根、野菊花等;渴甚加天花粉葛根;高热、面赤、红牙龈肿、口腔糜烂,用玉泉散以清胃泄热;丹皮赤芍生地以清血分之热;蒲公英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发热伴见腹痛、泄泻、肛周灼热红赤口渴漫赤,以葛根苓连汤治之;若壮热有汗、腹胀、大便干结不通、矢气频频,或见咽喉肿痛,金老擅用凉膈散以清热解毒、通腑泄热,或以生军10g(后下)

5、、玄明粉10g(冲服)。往往大便得通,身热即降。例2姜某,男,2岁。1986年4月14日就诊。发热1周,午后热甚,体温最髙达39.8°C,咽痛,烦躁,腹胀,大便4日未解。苔薄黄,脉数。体检:T39°C,咽红,扁桃体不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胸片正常,血肥达氏阴性。证属热郁气分,肠腑燥结。治以清气泄热同腑药用:淡豆豉10g,山治10g,银花10g,连翘10g,杏仁10g,枳壳实(各)10g,生军10g(后下),玄明粉10g(冲服),板蓝根15g服1剂后,大便得通。上方去生军、玄明粉。再服2剂后热降身和。按:此证为病毒感染,曾用退热剂、抗生素均无效。张仲景云:“阳明之为病

6、,胃家实是也”患儿邪热内郁气分,结于阳明,故见高热、烦躁、大便不通。阳明腑实,当以下之,重用清肠通腑的生军、玄明粉,使大便得通,郁热从肠道而解,乃釜底抽薪之意。因此,金老认为治疗小儿发热当仔细辨明症状,当攻则攻,当下则下,不必拘泥。3•芳香宣化分消利湿温病之邪,属湿热者,在湿温、暑病伏暑等中常见。亦有非时之气与饮食不调相兼而见湿热为病的。患儿风邪挟湿或挟滞,症见发热,初起有汗热不解、腹胀、便澹、舌腻,金老喜用翟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苏翟梗大豆卷、佩兰叶、陈皮、茯苓、大腹皮、鸡苏散以芳香宣化;腹胀,食滞甚,加鸡金、槟榔、保和丸;湿甚,苔腻,加蔻仁、川朴、二陈;热甚,用川连、淡

7、苓等。甘露消毒丹尤为金老推崇,无论湿温伤寒乳蛾肿大、水痘、脓疤疮,凡热毒挟湿,均可选用;对于湿热相合,胶结难解,日久不愈,金老以菖蒲、郁金、越鞠丸以开郁理气化湿,往往奏效。例3杨某,10岁。1993年6月3日就诊发热5天,高热,体温39°C,体重乏力,食欲欠佳,恶心,大便澹粘,日2次。苔腻,脉濡数。湿温为病,湿热内蕴,阳气被遏,气机不私拟芳化疏利。药用:霍佩兰(各)10g,陈香#3g,川朴3g,银花10g,山梔10g,蔻仁3g(后下),陈皮6g,焦米仁30g,鸡苏散30g(包)药服3剂后热退按:此乃湿温为病,湿热之邪外袭,郁闭阳气,阻遏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