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ID:26268686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_第1页
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_第2页
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_第3页
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_第4页
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_第5页
资源描述:

《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贾六金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摘要】贾六金老师认为小儿外感发热起病急、病程短、传变迅速,邪气易从阳化热,从温化火,容易从卫表深入气分,既而入营入血,所创银柴退热汤疏风解表、清热透邪、解毒退热,佐以和解导滞,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显著。【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银柴退热汤;贾六金;临床经验贾六金老中医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善于融会古今,经验颇丰,对儿科诸证独具匠心,尤擅诊治小儿肺系疾病及脾胃疾病。笔者有幸从师学习,颇得恩师悉心教诲,受益匪浅。谨介绍贾老为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所创效方银柴退热汤,以飨同

2、道。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病症,常由病毒或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变迅速、四季可见的特点。中医对热性病的分型治法较多,如风温发热用银翘散之类,春温发热用黄芩汤之类,暑温发热用白虎汤、新加香薷饮之类,伤寒发热用麻黄汤、桂枝汤、败毒散等。小儿多不能表达病情,家长也叙述不清,给临床辨证用药带来了困难。贾老经过长期实践,在整理和继承众多医家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多年临床心得,驾繁就简,独运匠心,以经方为基础创制了银柴退热汤。现简介如下。1银柴退热汤  组成及功效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牛蒡子、桔梗、荆芥、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各8g

3、,焦三仙各10g,半夏、生甘草各6g。具有辛凉解表、祛风退热、和解消食之功效。若风寒偏重,加羌活、防风增加辛温解表作用;若高热便干,为里热偏重,加生石膏以清阳明胃腑实热。2病案举例  患儿张某,男,3岁8月,因反复发热3月余,于2006年1月5日初诊。患儿3个多月来反复发热5次,每次体温均在39~40℃,伴咽痛、咳嗽、头痛等症。去年曾两次在外院住院,均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但每间隔10d左右上述症状又会复发,每次持续高热3~5d,均须输液治疗方可退热。今晨1时许患儿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T39.4℃,家长予“泰诺林”后体温暂降,就诊时体温复升,伴轻咳有痰、口渴

4、喜饮、大便干(两日未解)。平素食欲好,喜食肥甘厚味。查体:T39.2℃,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无异常,舌质偏红,舌苔白,舌中根部舌苔厚腻,脉浮数。证属外感发热夹积,投银柴退热汤加味:金银花8g、连翘8g、柴胡8g、黄芩8g、牛蒡子8g、桔梗8g、荆芥8g、大青叶8g、板蓝根8g、紫花地丁8g、焦三仙各10g、半夏6g、甘草6g、生石膏10g、枳实8g,3剂,每日1剂,频服。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仍轻咳、大便偏干,遂复诊。查:咽部充血明显减轻,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舌质稍红,厚腻苔已去大半。嘱停服上药(留以后备用),予轻宣肺气、清除余邪、调脾胃方药。药物组成:桑

5、叶8g、菊花8g、连翘8g、芦根8g、桔梗8g、杏仁8g、浙贝母8g、板蓝根8g、牛蒡子8g、焦三仙各10g、炒莱菔子10g、甘草6g。4剂后一般情况良好,遂以“复感灵”7剂收功。3体会  小儿外感发热的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伴恶寒、咳嗽、咽痛、流涕等肺卫表证。小儿为纯阳之体,具有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故邪气易从阳化热,从温化火,迅速传变深入气分,出现高热、烦躁、口渴、大便秘结等症状,而一旦出现高热,多出现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等三证同时存在的情况,故须解表、和解少阳及清解里热。因小儿脏腑娇嫩,一遇感邪,则脾胃枢机不利,饮食易于积滞,蕴而助热,使热邪缠绵难退,故消积导滞之品不

6、可不用。又因小儿形体未充,发病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病势若进一步发展,邪气则可由气入营入血,出现热扰神明或热入厥阴的惊厥、昏迷、出血等危急变证。因此,须急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重剂以挫其热势,防患于未然。贾老依小儿病理生理特点所创银柴退热汤由银翘散和小柴胡汤加减而成,以疏风解表、清热透邪、解毒退热为主,佐以和解导滞。方中荆芥、牛蒡子疏风散热、透表达邪,使邪从表散;荆芥“通肺气”,可除鼻塞流涕等症。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宣肺透邪。连翘善清心火,理肝气,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能透表

7、解肌,清热透风,为治风热要药”;荆芥善搜血中之风,剔入营入血之邪,荆芥、连翘配伍相用,可防热扰神明或热陷厥阴之变。牛蒡子被历代医家奉为解毒利咽之要药,还具有泄热通便的作用。连翘、牛蒡子同用,可通泄热毒、散结消肿,专攻咽喉肿痛,具有初期能透解、中期能消散的功效。柴胡苦辛,“苦以发之”,可散火热之标;黄芩苦寒,“寒以胜之”,直折火热之本。二药相须为用,透表泄热,疏半表半里之邪。半夏辛温性燥,为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要药,入脾能化湿祛痰,入胃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