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ID:43965847

大小:38.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_第1页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_第2页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_第3页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_第4页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橈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橈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挠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橈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虽然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也比较良好,但较手术治疗的效果还有所差距。【关键词】梯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中图分类号1R68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2095-6851(2014)2-0371-01

2、挠骨远端骨折在骨科中非常常见,全身骨折发生率大约有1/6就是挠骨远端骨折,该骨折好发于青年和老年人群,青年人是山于高能量的运动受伤所致,而老年人则由于钙质的流失而发生骨质疏松,非常容易发生骨折。而H前社会不断的交通意外以及老龄化的进入,橈骨远端骨折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挠骨远端骨折的A0分型可分为干髓端骨折(A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型)以及完全关节内骨折(C型)。在治疗上,大多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即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此治疗方法也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深入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提高,使得梯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手段发

3、生了革新[1],手术治疗、内固定、锁定接骨板、外联合固定等等治疗方式相继出现,但不同的治疗方式使得治疗效果也出现了差异。本文就治疗橈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疗效良好,比较满意。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100例楼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女性患者56例,男性患者44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6岁。所冇100例患者均为单侧橈骨远端骨折,右侧62例,左侧38例,其中摔伤所致的有66例,交通意外导致的有27例,重物砸伤的有7例。72例为闭合性骨折,28例为开放性骨折;AO分型:A2型24例;A3型8例;B1型4例;B2型9例

4、;B3型13例;C1型15例;C2型12例;C3型1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0分型等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的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为患者行骨折端血肿内麻醉后开始手法复位。持续牵引骨折端使远骨折端逆移位达到复位要求,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类型进行不同的固定。固定好后,每周行X线片复查,2周后改为腕关节中立位同定,直到笫4周。治疗组根据患者骨折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具体方法1.2.1切开复位内固定该手术入路分两种,即学侧和背

5、侧。除B2型骨折以及背侧骨折粉碎,需要术中背侧植骨的患者行背侧入路外,其他首选掌侧入路。掌侧入路自患侧挠掌腕横纹向近端纵形开6cm左右切口,在挠侧腕屈肌和肱挠肌肌键间进入,于挠骨外侧边缘切断旋前方肌,使骨折处暴露,然后进行骨折复位。背侧入路自患侧挠腕关节向近端纵行开6cm左右切口,在挠侧腕伸肌与拇长伸肌肌键之间将伸肌支持带切开,让挠骨背侧关节面以及断端暴露。复位时,要在直视骨折端下进行,有较大骨缺损岀现则要植入颗粒状人工骨进行填充支撑。复位后,以“T”形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然后进行伤口闭合。术后1天即可开始进行掌指关节以及腕关节的功能锻炼,由被动

6、到主动,循序渐进。对于骨质疏松比较严重、骨缺损较多的患者,在术后要采用2〜3周的腕关节短臂石膏固定,掌指关节以及指间关节在固定期可进行活动,戴石膏拆除后,再进行腕关节屈伸锻炼。1.2.2经皮克氏针固定首先在C形臂X线机的监视下进行骨折闭合手法整复,使用克氏针对部分复位困难的患者进行撬拨复位,然后让助手牵引保持复位,根据移位倾向以及骨折类型以不同的进针点进行克氏针固定,一般使用2枚以上,透视下骨折复位确认良好后,将克氏针尾部处理,腕关节功能位用石膏托固定。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以及手指活动,每周进行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约需4〜6周,然后进行石膏拆除以及

7、拔除克氏针。1.2.3外固定架固定自患侧第二掌骨背外侧距近掌骨两端分别做约lcni的纵向切口,与掌骨额状面30度垂直掌骨纵轴打孔并进2枚常骨螺钉。然后于骨折部挠侧偏背侧行纵向切口,让骨折部暴露,直视下进行复位,采用克氏针初步固定。然后将主体连接管和两个简单的可调节夹钳在掌骨部的2枚螺钉上安装,主体连接管在挠骨骨折近心端的位置拧入2枚螺钉,分别位于近骨折部2cm以及12cm处[2],复位满意后,以可调节夹钳拧紧进行固定。术后次日可进行肩、肘及手指关节功能的锻炼。10天后,松懈外固定架的钳夹,调节腕关节,使其至近功能位或功能位,再次将钳夹拧紧,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8、,待骨折愈合后将外固定拆除。1・3评价标准对患者骨折部位的的疼痛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