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ID:1777885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_第1页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_第2页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_第3页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_第4页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手术治疗组(50例)和手法复位组(50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90%(45/50)明显比手法复位组48%(24/50)高(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2%(1/50)明显比手法复位组14%(7/50)低(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

2、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极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较手法复位效果好。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  本研究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手术治疗组(50例)和手法复位组(50例)。手术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

3、性患者32例,年龄在8~72岁,平均年龄为(56.8±10.4)岁。在AO分型方面,3例患者为B2型,2例患者为B3型,20例患者为C1型,22例患者为C2型,3例患者为C3型;手法复位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10~75岁,平均年龄为(58.2±10.6)岁。在AO分型方面,5例患者为B2型,3例患者为B3型,17例患者为C1型,20例患者为C2型,5例患者为C3型。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治疗组运用掌侧S形或背侧入路进行内固定术,

4、将饶腕关节面显露出来,直视下复位骨折,将桡骨茎突长度、尺偏角等恢复过来,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依据骨折移位情况用交叉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依据骨缺损及关节面塌陷情况运用人工骨对骨缺损进行填充,手术之后给予患者抗炎止血治疗,用吊带将前臂悬吊起来,术后第2d起让患者进行掌指关节及手指屈伸训练;术后4~6w后摄片,让患者进行患腕功能训练。运用单侧外固定支架进行外固定术,在前臂桡侧和桡骨茎突近侧10cm左右的近端穿针将桡骨固定下来,在第二掌骨基底的背面桡侧远端穿针,C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如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复位,则第一时间进行切开复位

5、并用克氏针固定,依据骨折缺损及稳定情况将植骨与否确定下来,如果患者的下尺桡关节发生了脱位情况,则对其进行3w的克氏针固定,手术之后给予患者抗炎止血治疗,术后4~6w后摄片,将外固定支架去除,督促患者进行腕功能训练[1]。  1.2.2手法复位组对X线片进行仔细的阅读,将患者的骨折移位情况明确下来,准备好器械物品。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让患者取坐位,术者将患者的患手大小鱼际双手握住,在患者的骨折远端放置并拢的两拇指。助手在患者的患肢近端站立,将患者的前壁双手环抱住,进行10~15min的持续对抗牵引。牵开骨折断端后,依据患

6、者的骨折移位情况,运用挤压、折顶等手法将患者的骨折移位矫正过来。依据患者的骨折移位情况将棉垫、石膏托等放置在骨折处进行外固定。固定后对患者的患肢末梢血循环进行30min的观察,然后X线片进行复查,将骨折良好复位进行确认,完成复位。对患肢进行1~2w的观察调整处理,术后4~6w后摄片,骨折愈合后将夹板去掉,或用石膏固定,督促患者进行腕功能训练[2]。  1.3疗效评定标准依据Dienst等制定的功能评估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功能进行评定。如果患者无疼痛,活动不受限,功能无损伤,握力同健侧,掌屈或背伸减少15°以内,则评定为优;如果

7、患者偶尔有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功能和握力基本正常,掌屈或背伸减少15°~30°,则评定为良;如果患者经常出现疼痛,活动工作时轻度受限,功能和握力减弱,掌屈或背伸减少30°~50°,则评定为可;如果患者持续疼痛,正常劳动受限,功能和握力显著减弱,掌屈或背伸减少50°以上,则评定为差[3]。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90%(45/50)明显比手

8、法复位组48%(24/50)高(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2%(1/50)明显比手法复位组14%(7/50)低(P<0.05)。见表2。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上肢骨折,在临床极为常见,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6.7%左右[4]。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