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病66例临床诊治分析

桥本病66例临床诊治分析

ID:43965693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桥本病6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1页
桥本病6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2页
桥本病6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3页
桥本病6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桥本病66例临床诊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桥本病66例临床诊治分析【关键词】桥本病桥本病(HD)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我院1992-2008年收治66例桥本病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因治疗不规范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占20例,此病误诊率高,本文就临床诊治的经验、教训分析如-bo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屮,男6例,女60例;发病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1月〜20年,平均4.2年。全部病例均以颈部变粗或包块就诊,其中36例双侧甲状腺弥漫性结节状肿大、质硬;28例单侧甲状腺包块,质硬;2例单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光滑、质韧。66例中23例无任何口觉症状,7例表现多汗、心悸、

2、多食的甲亢症状,26例颈部紧迫感和憋气感,1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2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66例均行B超检查;核素扫描40例,其中23例冷结节、8例凉结节、6例温结节、3例热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20例,其中阳性率70%,甲状腺癌3例;血清甲状腺机能减退14例。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及抗甲状腺细胞表面抗体检测44例,阳性率60%oT3、T4检测5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3术前诊断情况术前确诊仅9例,30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15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2例合并甲状腺癌,1例细胞增生活跃,1例合并甲亢,余者诊断不明确。1.4手术方式及结果木组66例除

3、10例单纯取活体组织检查外均行手术治疗: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36例,2例合并甲状腺癌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18例行单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随访44例,除2例合并甲状腺癌者及术前10例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外,有20例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长期服用甲状腺素治疗。2讨论2.1误诊原因分析本病除甲状腺肿大外,没有更特异的临床表现,依靠触诊往往不易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甲状腺肿人相鉴别,各种甲状腺功能测定和其它化验检查无特异性。临床经验也常决定了医生对此病重视及诊断,当桥本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时,则更易漏诊。此外细胞学检测医师因穿刺部位不准确、穿刺获得的组织细胞少而引起的穿

4、刺失败也是导致临床误诊重要因素[1]。2.2鉴别诊断(1)甲状腺癌:病变往往局限…侧,多为单发结节,病程进展快,激索治疗无效。(2)亚急性甲状腺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腮腺炎,一般发病突然,发病期肿大甲状腺局部有疼痛、压痛,有时伴有低热,少数出现畏寒、高烧,病变可局限于一叶或累及双叶,质地一般不如桥木氏病的甲状腺硬,有血清蛋白结合碘升高而放射线碘摄取量反而下降的分离现象。(3)结节性甲状腺肿:为地方性疾病,甲状腺可弥漫性肿人,并有散在的中等硬变的结节,较大的结节可呈囊性变,手术中可发现结节之间尚有正常的甲状腺组织。⑷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突出,进展也

5、快,如不治疗,基础代谢升高的迅速,吸碘试验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肿大但不硬,无结节感。2.3治疗桥木病原则上应保守治疗,以替代疗法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给予甲状腺干制剂300-600mg/d,本病禁用碘剂治疗,因为碘剂可促使粘液性水肿的发生。总结本院诊治此病的经验教训,临床医生应重视对本病的认识[2],对中年以上妇女甲状腺肿物应考虑此病的可能。对术中怀疑此病者,如有条件应做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明确有明显气管压迫症状者可考虑做峡部切断术或切除术,合并甲亢者应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应行甲状腺癌根治术[3]。无论何种手术,正常的甲状腺组织都不能切除

6、过多,以防术后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参考文献】[1]徐少明,虞志刚,王平•桥木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2):116-118.[1]程石,钟志强,李志宏,等•桥本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54-155.[2]李鹏程,王浩,高桂云•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28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9):7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