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层医院122例带器妊娠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层医院122例带器妊娠的临床分析基层医院122例带器妊娠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基层医院带器妊娠的发生原因并分析了预后情况。方法2006年2月〜2013年7月选择在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8000例,调查带器妊娠情况并进行及时干预。结杲发生带器妊娠122例,发生率为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医院带器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产次、放置时间与疤痕子宫情况(P〈0・05)o都进行了人工流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基层医院带器妊娠的发病率不高,但是也需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索加强对
2、症处理与干预。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基层医院当前现代女性的避孕选择越来越多,其想寻求安全、高效的避孕方法比以前有更多的选择,对于每一位妇女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衡量,可以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避孕,也可以选择宫内节育器[1]。其中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避孕的重要措施,它高效、安全、可逆,是一种长期的避孕方法[2]。但是带器妊娠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造成了节育的失败[3]。本文具体探讨了基层医院带器妊娠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2月〜2013年7月选择在
3、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8000例,入选标准:育龄健康妇女,且无先兆流产情况;要求行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小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无身体严重精神与精神疾病。其中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6.25±2.14)岁;平均月经周期(30.25±2.33)d,平均经期(5.56±0.45)d;放置时间6个月~11年,平均(4.56±0・33)年;平均孕次(2.89±0.52)次;平均产次(1.36±0.44)次;平均宫腔深度(7・32±0・41)cm。1・2调查内容本文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两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
4、、基础疾病、合并疾病、心理状况、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生活行为、产次、放置时间、孕次、宫腔深度、经期、月经周期、子宫位置、子宫出血过多和宫缩、疤痕子宫等。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进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2结果2.1发病因素8000例妇女中经过调查发生带器妊娠122例,发生率为1.5%o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医院带器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产次、放置时间与疤痕子宫情况(P<0.05),见表1。2.2预后情况所有带器妊娠患
5、者都进行了人工流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3讨论由于使用的方便性,目前我国有多数育龄妇女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占综合节育措施的60%,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机制主要是干扰孕卵着床部位的了宫内膜[4]。带器妊娠是指妊娠和宫内节育器同时存在,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在发病因素中,我们经过调查,多因素logisticIH]归分析基层医院带器妊娠发牛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产次、放置时间与疤痕子宫情况(P<0.05)o一般來说,青年妇女子宫敏感性高,排异反应较强,易于刺激了宫收缩,使宫内节育器的位置下移、变形,失去避孕
6、作用有关。育龄妇女孕产次越多,宫颈内口松弛或I口裂,其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易导致宫内节育器下移引起脱落[5];以往放置IUD次数越多,其下移率越高,提示以往放器时导致失败的因素仍存在。一般来说,哺乳期置环或置环第1年内带器妊娠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该年龄段止值生育旺盛期有关[6]。哺乳期置环可由于哺乳置器,停止哺乳后避孕失效机会大,原因为哺乳期子宫较小,停止哺乳后,子宫逐渐恢复正常,而宫内节育器与了宫大小不成比例,相对型号偏小,使宫内节育器降至宫腔下部所致。疤痕子宫带器妊娠发病率高,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粘连于
7、腹壁下,宫体位置上移,使子宫下段拉长,形成特长宫颈,宫内节育器不易置入宫底部易受孕[7]。在干预中,实施人流越早越好,因特殊原因已经超过3个月者,也必须尽早到医院,由医生给予引产等妥善处理。总之,基层医院带器妊娠的发病率不高,但是也需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对症处理与干预。参考文献:[1]张明•宫内节育器使用系列化的前瞻性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14(4):195-196.[2]廖秀兰•宫内节育器的处理[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2,(1):58-60.[3]RobertoRivera
8、,KimBest・Currentopinion:Consensusstatementonintrauterinecontraception[J].Contraception,2012,65(2):385-388[4]邹燕,雷贞武•宫内节育器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6):321-323.[5]滕凯,邱国风,俞斌武,等•妊娠期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9):3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