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层央行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探讨

构建基层央行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探讨

ID:43894152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构建基层央行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探讨_第1页
构建基层央行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探讨_第2页
构建基层央行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构建基层央行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基层央行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探讨构建基层央行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探讨一、妨碍制度落实的原因剖析制度不落实是多种主客观因素交织的结果,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制度走过场。有的单位虽然也制订了相应的学习制度,但对职工的教育引导不够,职工对制度约束的重耍性以及违反规章制度可能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因此缺乏学习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的单位组织制度学习与业务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为学而学,导致职工对制度学习失去兴趣,消极应付,淡化了学习效果。有的单位虽然也组织开展了制度学习测试,但基本上人人过关,皆大欢喜,久而久

2、之,使考试失去了对制度学习应有的促进作用。(-)监督检查不认真。一是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导致了一种不对称现象,即对下级单位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较大,抓同级监督则放不开手脚。在同级监督中奉行好人主义,对问题熟视无睹,轻描淡写。二是监督检查的深度不够。有的检查明显流于形式,对关键环节把握不准,找不出存在的风险隐患。对整改落实情况缺乏必要的跟踪和监督,查而不纠,导致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三是各监督主体自成体系,监督合力不强。在规范各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增强各监督主体间的互动方面存在不足。(三)考核评价欠完善。对制度落实的有效性,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

3、科学的考核测评指标体系。考评方式单一,内容比较模糊,考核评价偏重于定性,结果比较模糊。考评就事论事,不敢大胆揭短,不剖析问题的根源和实质,不明确制度落实不力的责任所在。考评机制的缺失,使制度不落实的问题难丁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四)问责追究不到位。在构建制度落实体系中,问责追究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多数制度文本中只规定如何做,对不这样做则没有明确的说法,使制度的制约作用大打折扣。有的制度虽然规定了一些罚则,但具体的处罚尺度弹性过大,实践中难于操作。有的制订处罚规定虽然很严,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就心慈手软,对违规行为不敢动真格,处罚偏轻,导致屡

4、查屡犯成为一种顽症。二、构建制度落实长效机制的四点建议构建长效机制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开展抓学习抓落实活动始终追求的目标。当前,要着力从四个方面抓好长效机制建设。(一)构建制度学习引导促进机制。一是要建立导学制度。把制度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列出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制度目录清单。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每周坚持用半天左右吋间集体学习讨论相关制度规程,并结合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案例进行讲评,增强制度学习的效果。二是要建立考学制度。以应知应会制度条款为素材,建立全行性和分专业的制度试题库并适吋更新,经常开展随机性抽考。考试对象上至行领导,下至一般

5、员工,内容和深度可以各有侧重,但谁也不能例外。三是要建立督学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分管领导对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对员工制度学习情况适时进行检查,同吋依托办公室、纪检、内审部门组建制度学习督查组,定期对各部门制度学习情况进行督查,防止制度学习流于形式。(二)构建制度责任主体落实机制。要把制度落实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行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岗位,清晰界定各个责任主体在制度落实中的职责定位、具体任务、权属关系和主次划分,防止责任的虚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上下一致,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论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能游离于制度的约束之外。要求下属

6、执行的,领导干部要率先执行;要求下级部门做到的,上级部门必须首先做到。(三)构建制度落实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有效的监督是制度落实的必要保证。一是要加大同级监督的力度。完善同级监督制度,合理划分纪检监察、内审、事后监督、法律事务等部门的监督分工,从不同的侧面抓好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要提高监督检查的深度。完善监督检查责任制和监督质量评估机制,解决好查得不准、查得不透、查而不纠等问题。三是有机整合履职审计、执法监察、事后监督、业务检查等多种监督方式,做到既各有侧重,又共享监督资源,避免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检查的效果。(四)构建制度落实问责

7、追究机制。制度不是万能的。对于制度落实不力、制度约束失效的,唯有进行严格的问责追究,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一是作为规章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制订相应的罚则,对违反规章制度行为的认定、量纪处罚的具体尺度进行准确的表述,增强问责追究的可操作性。二是在具体的执行中,要敢于碰硬,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不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不能搞所谓“对事不对人”,下不为例。三要建立对问责追究的再监督和纠偏机制。对量纪偏轻,甚至以罚代纪,包庇纵容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责任。畅通申诉救济渠道,对受追究者的合理诉求

8、,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复查复议,纠正问责追究中的偏差。作者简介:刘建(1962-),助理政工师,中国人民银行曲阜市支行,研究方向:宣传群工。(责任编辑:李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