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研究专著《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述评

华文研究专著《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述评

ID:43863271

大小:24.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华文研究专著《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述评_第1页
华文研究专著《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述评_第2页
华文研究专著《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述评_第3页
华文研究专著《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述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华文研究专著《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新闻网福州6刀1口电(孙建党汪敏锋)早期移屈海外的华人主要棊于经济上的渴望,怀揣致富梦想,背井离乡漂泊异域。但他们仍对屮华文化保持深厚的依恋,以自己是屮国人而自氣因此不管遭遇何种艰难险肌,都设法开展华文教育,竭力维系他们的民族文化属性。二战后,海外华侨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大批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成为当地华人。由于政治和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当地华文教冇日渐式微。有些华人其至选择了完全“当地化”的道路,放弃接受传统的华文教育。由于缺乏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与“故土”关系渐行渐远,其后裔更是对“祖籍国”淡漠,除了拥有几分华人的血脉Z外,并无其他华人族群的特性,当然也就与中国缺乏亲近感。海

2、外华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如果华文教育传承断裂,华人文化不断丧失,对本族群的危机是极其严酷的。因此,研究海外华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海外华人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但绝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国家,而菲律宾的华人众多R是民族屮度融合的国家,研究华文教育极具代表性。同东南亚其他国家类似,罪律宾华文教育历经曲折和磨难,最后走向同化融合Z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国际政治、文化、外交和教育等领域的地位和作用FI益突出,“汉语热”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升温。东南亚国家已相继解除限制华文教育的禁令,多元文化架构下的华人文化呈显出新的活力。当地不仅许多华裔青年燃起薪传

3、民族文化的热情,而fl•土著人也出现学习汉语的热潮。华人和土著民族关系越来越融洽,文化彰显出不可替代的“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外华文教育研究成为语言学的热点,成果也多集中于这一领域。与此相比,当前学术界从历史学视角对海外华文教育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尤其是结合教育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海外华文教冇的萌芽、发展、衰落和嬷变的的深层次研究严重不足。福建师范大学姜兴山教授的新著《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1945-1976)))(该书入选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系列”)一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该书结合战后菲律宾所处的国际背景、外交关系、国家和民族政策

4、等,从华文教育的视角来审视战后菲律宾华人社会的变迁,从史学的维度将华人教冇和华人社会的演进结合起来,拓宽了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的视野,丰富了菲律宾华文教育内涵。作者在书小强调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发展史,也是华侨华人社会变迁的“睛雨表”,还是研究冷战吋期中菲外交关系的一个极好“切入点”。该书论述视角新颖,结构完整、资料详实,叙述详尽,是迄今较为系统论述和全呆式研究海外华文教育的前沿成果。全书共六章,作者在书中阐述了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演变、恢复和发展、进步与繁荣、“菲化运动”和华校危机、菲华融合进程中的华文教育和结语。全书以“华文教育”为“窗口”,以战后菲律宾的政治和文化生

5、态环境为“背景”,通过“窗口”探视“背景”,又在“背景”中分析“窗口”,在两者的互动中研究华文教育的跌宕起伏和华侨社会的变迁。作者首先迫溯了菲律宾独立前华文教育的历史演化,分析了从华人移居菲岛到酋班牙、美国殖民统治和H木占领吋期的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菲律宾华文教育孕育和成长的“土壤”,即“华侨社会的形成及其发展”。在分析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华侨“甲必丹”制度的形成,指出殖民者“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手段和方法。但“甲必丹”制度客观上却促进并强化了华人社团的族群意识,并为华侨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华文教育的萌芽创造了条件。而华人社团的创立、华校的创建,侨报的创办不仅是

6、华人族群形成的外在形式,更是华文教冇的巨人推力。可以看岀,作者努力从政治史维度、索源探因方面,对挖掘海外华文教育客观发展规律的不懈追求。作者进而探讨了战后初期华侨经济的进步、《中菲教育协定》的保障以及台湾利用“美援”对华文教育的抉持等多方冇利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菲律宾华文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小,作者深入阐述了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的台湾因素。由于战后美国对台湾当局在经济、军事、外交等给予支持,台湾当局“试图通过扶植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来获得华人族群对台湾当局的政治认同和向心力,达到影响和控制华侨社会的政治目的”。虽然台湾当局将华文教育作为政治工具使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华文教育事业

7、的发展,对华侨薪传和弘扬中华文化,培育华社人才起到积极作用。在此,作者从学术角度客观地分析台湾因素的有利作用,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也使战示菲律宾华文教冇的发展的动因分析显得更客观,更全而,更具说服力。但作者也指出,台湾当局借助菲政府的力量对华社的进步势力打击,这种在海外同室操戈的行为造成了广大华人的迷惘、困惑和纷争。同吋,其制定的华文教育过分强调“国家意识”,号召华侨认同“中华民国”为自己的“祖国”,这无疑阻碍了他们融入当地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