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5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5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ID:43809318

大小:236.0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10-14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5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1页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5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2页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5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3页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5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4页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5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第2版) 第5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群体心理与管理主要内容第一节群体概述第二节群体行为理论第三节群体的沟通、交往和冲突第四节团队建设第一节群体概述一、概念二、群体形成原因三、群体的类型一、概念群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为了谋求共同目标的个体的集合。根据定义,我们应认识到:群体是具有下列特征的一群人所组成的集合:1、成员相互依存,在心理上彼此能意识到对方,意识到群体中基本个体的存在;2、成员之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3、各成员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以达到共同的目标或谋求共同的利益。成员具有集体意识,具有归属感。据

2、此定义,不是所有的人群都可称为群体。二、群体形成原因1、安全需要2、地位和自尊需要3、权力需要4、情感需要5、实现目标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多数人同时属于多个群体。所以,对个人而言,不同群体为其成员提供不同的利益,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三、群体的类型根据群体的人数:大群体:5-12人小群体:2-5人根据群体的性质:群体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正式群体具有明文规定的规范标准、明确的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和权利义务,以及规定的编制和组织形式。正

3、式群体成员必须从事由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活动,并受正规的奖惩制度的激励和约束。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员工为了满足社交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在正式群体中,又有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之分。第二节群体行为理论一、群体动力论二、基本人际关系倾向分析三、群体的凝聚力一、群体动力论在早期的群体理论中,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倍受重视。卢因运用场论和物理学中的力场概念,来说明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群体中的个人的行为。群体动力模型B=f

4、(P,E)的函数式来表示B是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是个人的内部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的团体环境。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因素群体的领导气氛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群体气氛影响个体行为群体规范影响成员行为、态度群体组织结构影响成员行为二、基本人际关系倾向分析心理学家舒尔茨于1955年提出,并在1958-1967年加以发展和修改。其基本设想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生活,在群体中人们通过语言、思想、感情等影响对方,也受对方的影响。1、人际关系需求容纳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情谊需要2、人际关系倾向3、适应―

5、不适应的三种型式(1)交往适应建立在容纳、控制或情谊的相互表示的基础上。(2)发受适应它表示发动者与接受者的相互作用的尺度。(3)互惠适应这反映两个人“有来有往地满足彼此的行为爱好”的程度。三、群体的凝聚力1.概念群体的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彼此吸引以及他们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通常表现为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群体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越强,成员对群体越忠诚,坚守群体规范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要促进群体的凝聚力。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3、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间关系四、

6、群体的士气1、概念士气一词原用于军队,表示作战时的集体精神,现在应用于企业中,表示群体工作精神。士气是指群体成员对某个群体或组织感到满足,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达成群体目标的态度。群体士气表明了群体成员对所在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作为群体成员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具有的责任感和义务感。2、特征(1)群体的团结,来自群体内部的凝聚力,而不是由于外部的压力;(2)群体内部的成员没有分裂为相互敌对的小群体的倾向;(3)群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并有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4)每个成员与成员之间有强烈的

7、认同感,成员对群体有强烈的归属感;(5)每一成员都明确地掌握目标;(6)成员对群体的目标及领导者,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7)成员承认群体的存在价值,并有维护此群体继续存在的意向。3、士气与生产率间的关系五、从众行为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的时候,他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促使他趋向一致。群体成员的这种企求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称为社会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产生从众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1、个人特征2、情景因素从众行为的三种现象1、表面从众,内心接纳,即所

8、谓“心服口服”状态。2、表面从众,内心拒绝,这是权宜的从众或假从众,也就是“口服心不服”状态。3、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纳。六、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规定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第三节群体的沟通、交往和冲突一、群体的信息沟通二、相互作用分析三、群体的冲突一、群体的信息沟通1、概念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念或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信息沟通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2、沟通的过程3、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网络正式的沟通网络一般是垂直的,它遵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