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专项练习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专项练习

ID:43160011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8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专项练习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专项练习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专项练习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专项练习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专项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专项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秦汉和唐朝是两个高潮,主要是围绕王朝行政体制的优劣主题进行争论。明末清初,这一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问题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意涵。“新的意涵”之核心是A.提倡经世致用B.反对君主专制C.挑战宋明理学D.弘扬唯物思想【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的一个共同Z处即在于,均主张反对君主专制,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意涵”指的是反对君主专制,B正确;ACD均与材料无关,材料涉及的是政治问题。2.1368年,

2、明太祖发布诏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表明当时A.主流价值观渗入政府政策B.农民差役负担沉重C.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D.政府注重扶贫济困【答案】八【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影响,从题意可知,政府颁布政策鼓励妇女为亡夫守寡守节,符合宋明理学对妇女提出的三从四德要求,所以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在政府政策屮的渗透,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提议中并未体现农民差役负担是否沉重;C选项错误,题意体现的是封建政府对妇女追求自由地位的压制,倡导妇女守节,妇女地位是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地

3、位并未提高;D选项错误,题意并未要表现政府注重扶困济贫,这些政策并不是因民众贫困而发布。【点睛】本题要注意考察的知识点是宋明理学对明清时期产生的社会影响,结合对题意的理解,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由此可见,李贽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这在当时A.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B.背离了儒家的思想C.开启了经世致用Z风D.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答案】D【解析】材料“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并不能体现反对专制的近代民主思想

4、的内容,故A错误;李贽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不是背离儒家的思想,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经世致用的学风,故C错误;“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D正确。故选D。3.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使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中韩非子“集权”学说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董仲舒“

5、天人感应”学说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宋代理学家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要求统治者提高自身的修为,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要求对君主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都体现了对君主制的改进,有利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从而维护封建统治,故答案为D项。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的是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中韩非子的“集权”思想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不是儒家,排除B项;黄宗羲反対君主专制统治,排除C项。4.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

6、、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从古代“君”的含义与称呼入手,否定了“君”是天子的专有称号,这实际上是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的主张,故A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顾炎武主张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痛斥君主专制的弊端,而是从古代历史入手否定君主专制,故D错误。

7、故选C。2.王夫之曾指出,“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如'明明德'(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者,行之极也,而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这集中体现了王夫之A.重视实践的知行观B.以知统行的方法论C.本善习远的道德观D.格物致知的修养论【答案】八【解析】据材料“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体现了实践的思想,这反映了重视实践的知行观,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知统行的方法论,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本善习远的道德观,故C错误;格物致知属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是王

8、夫之思想,故D错误。故选点晴: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区分四个选项中的理论观点的含义。学生要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王夫之知行观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进行正确判断。3.明清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判、诏诰表乃至律诗等。“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