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ID:32627625

大小:74.3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3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_第1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_第2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_第3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_第4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练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屮”。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B.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解析:材料中儒生只是在寺院读书,并未说明是儒佛的融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寺院为儒生提供读书会友的场所,说明佛教寺院的开放性和世俗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

2、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文人的追求仍是'‘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寺院只是提供了一个场所,并不是文人追求,故D项错误。答案:B2.“自孟子育性善,而荀卿言性恶,扬雄盲善恶混,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然后诸子之说始定。”这主要说明()A.儒家关于人性经历了长期争论B.儒家始终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究C.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趋于统一D.儒家人性论rti伦理上升到哲理解析:材料强调儒家的人性学说归于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对人性的讨论,而非对真理的探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的人性论渐趋统一

3、,而不是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趋于统一,故C项错误;从人性善恶的讨论到张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说明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故D项正确。答案:D3.明清时期,城市屮有多种民间社团结社,在吸收成员入会时都要面对关公画像拈香发誓、义结金兰,成为当时民间组织的时髦风尚。其根本目的是()A.宣扬忠义仁勇的精神B.强化社团的宗法关系C.增强社团的生存能力D.标榜忠君爱国的观念解析:宣扬精神和强化宗法关系是增强生存能力的手段,故A、B项错误,C项正确;部分民间组织是反统治的,如艾和团早期宣扬“扶清灭洋”,故

4、D项错误。答案:C1.(2018-济宁模拟)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岀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解析:据材料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可以得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答案:A2.

5、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颐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纂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A.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B.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C.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D.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撰解析:史学与经学的分离是在隋唐时期,故A项错误;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受到程颐的干涉,但其秉持己见,坚持自己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看法,体现了历史记录的主观性,故B项正确;单纯从此材料无法看出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故C项错误;不能因为程颐一次受挫的干预行为就断定理学无法

6、影响史书的编撰,且结合所学可知,后世史书往往会受到理学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B3.有诗云:“闽风生女半不举,长大期之作烈女。婿死无端女亦亡,鸩酒在尊绳在梁。女儿贪生奈逼迫,断肠幽怨填胸膛。族人欢笑女儿死,请旌藉以传姓氏。三丈华表朝树门,夜闻新鬼求反魂。”这首诗猛烈抨击了()A.纲常礼教对女性的残害B.宗法血缘关系的栓梏C.士族门阀森严等级制度D.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解析:材料体现程朱理学影响下对女性贞节的强调,甚至不惜牺牲女性的生命,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宗法血缘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门阀制度,故C项错

7、误;材料体现程朱理学严苛的伦理观,而非法家法治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1.“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以上主张()A.阐述格物致知的理念B.体现了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C.奠定理学形成的基础D.成为南宋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解析: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万物,得到道理,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可知是以天理为本源的理学

8、思想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主张是明代王阳明的思想,不能为北宋出现的理学奠定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与南宋后官方哲学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2.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A.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B.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C.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D.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解析:李贽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