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

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

ID:42916857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_第1页
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_第2页
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_第3页
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_第4页
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实用茶薪菇栽培新技术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油茶菇。茶薪菇菇色金费悅目。香气纯正,菌盖肥厚,菌柄脆嫩,鲜嫩可口。每百克干品种含蛋白质19.6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30.3克。干品的泡发性强,泡发后清脆如鲜,风味更佳。茶薪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于香菇,赖氨酸含量比金针菇高;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及大量的多糖。茶薪菇性平、味甘、无毒,具有滋阴补。肾、健脾开胃、平肝清热、明目美容、平稳血压、抗衰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为国际菇类交易市场十大畅销菌品之O一、栽培季节茶薪菇是一种中温恒温结实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C,最适温度为25〜

2、271.原基分化温度为10〜16°C,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3〜25°C,最适温度为22〜26°CO根据茶薪菇子实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在春季和秋季栽培。黄淮地区,春栽3-4月制袋接种,5〜6月出菇;秋栽8〜9月制袋接种。9-10月出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栽2-3月制袋接种,4—5月出菇;秋栽9—10月制袋接种,10〜11月出菇。二、主要栽培品种目前栽培的茶薪菇品种有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茶薪1号、茶薪3号、茶薪5号等,有江西的赣茶1号、赣茶2号、赣茶3号、赣茶4号、赣茶5号和白茶新菇等,另外还有茶薪菇6号、茶薪菇16号、茶薪菇17号、茶薪菇18口Vo三、栽培技术1培

3、养料配制。茶薪菇利用纤维索的能力较强,利用木质素的能力较弱。人工栽培时可选用一些富含纤维索的原料,如棉籽壳、蔗渣、玉米芯等作为主料。茶薪菇对有机氮的利用较好。在人工栽培时,可适度添加米糠、麦鉄、玉米粉、大豆饼粉、花生饼粉、茶籽饼粉等富含蛋白质的原料,以利于菌丝生长、缩短发菌周期。但氮素营养成分的添加量不要过多,一般总量不要超过25%o不然会延迟出菇,延长生产周期,影响栽培效益。①配方。生产上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有:配方1:麦草粉75%,麦鉄15%,玉米粉8%,糖1%,石膏l%o配方2:稻草粉或稻壳39%,棉籽壳39%,玉米粉8%,鉄皮或米糠12%,石膏1%,过磷酸钙1%。配方3:棉籽壳60

4、%,稻草粉15%,麦麦夫15%,玉米粉8%,糖1%,碳酸钙l%o配方4:棉籽壳83%,麦麦夫10%,玉米粉或豆饼粉5%,糖1%,石膏1%。配方5:茶籽壳粉70%,麦获20%,茶籽饼粉8%,糖1%,石膏l%o配方6:蔗渣39%,棉籽壳39%,麦获20%,糖1%,石膏1%O以上配方均用石灰调pH值。②配制方法。配料时按照配方准确称料,先将麦草粉、稻草粉、棉籽壳、蔗渣等主料倒入拌料场堆成锥形,然后把鉄皮、米糠、玉米粉、石膏等辅料从堆顶撤向四周,干翻2〜3遍拌匀,将易溶于水的糖、过磷酸钙溶于水中泼入干料,搅拌均匀。搅拌时可用搅拌机或人工搅拌。人工翻料需3〜4遍,力求两匀一充分,即料与料均匀,料

5、与水均匀,料吸水充分,最后测定水分含量和酸碱度。测定酸碱度用pH值为1T2的广泛试纸,取一小段插在培养料内1分钟后取出,对照色板比色,从而看出相应的pH值,一般刚拌好料的pH值以7.5—8为宜,含水量以60%-65%为宜。2•装袋、灭菌。选用规格为17厘米X33厘米X0.05厘米的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300〜400克,装好后,在料中央用圆捣木打一个深10厘米左右的洞穴,然后用线绳扎口,扎成活结,灭菌后两端接种;也可采用折角袋,一端装料,袋口套上套环,用棉塞、报纸(或牛皮纸)封口,灭菌后一端接种。常压蒸汽灭菌10(TC保持12〜14小时;高压蒸汽灭菌0.137兆帕压力维持

6、1.5〜2小时。3接种。接种室要保持清洁卫生。用前彻底消毒。料袋温度降至30%以下时接种,可促进菌丝的萌发。接种时无菌操作,先除去表层1〜2厘米的老化菌种,将菌种分成蚕豆大小。茶薪菇菌丝生长稍慢,要加大接种量,每瓶(或袋)菌种接1-5袋。接种量大,菌种萌发后很快占领料面,可减少杂菌污染。4发菌管理。培养室要求干燥、干净,通风、避光,使用前用甲醛加高猛酸钾熏蒸消毒。空气相对湿度不要超过70%o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保持黑暗,可有微弱的散射光照,但不能有直射光照。每隔7〜10天对菌袋全面检查一次,及时处理杂菌污染及其他发菌异常情况。每隔1周喷1次杀虫剂、杀菌剂灭菌杀虫。接种后

7、,为菌种萌发定植期,料温低于室温2-3°C,前7天要保持室温在26〜28G以利于菌种萌发定植。7天后,菌丝吃料,袋温与室温基本相等,应将室温保持在23〜25£。接种后20天左右,外部料面菌丝封满,菌丝生长旺盛,生理产热增多,袋温比室温往往高3*左右,此时应将室温调低至221以下。30天以后若菌丝生长缓慢,此时可刺孔增氧,孔要刺在离菌丝边缘2厘米的菌丝生长区域。菌丝未发到的地方不能刺孔。刺孔后若袋温剧烈上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温,比如加强通风换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