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ID:42323652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2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_第1页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_第2页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3.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及“三线合一”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2)掌握有关等腰三角形的边或角的计算问题,领会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性质。ABC底边顶角底角底角腰腰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回顾与记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其边角名称:投影演示一些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状的物体,引出课题。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边角名称:(1)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2)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3)它是

2、特殊的三角形,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如内角和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二、新授(一)实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及“三线合一”两条性质操作:用圆规和直尺画等腰△ABC:(1)在平面上取点A,以A为顶点画两条射线;(2)在这两条射线上用圆规截取AB、AC,使AB=AC;(3)连结BC,得△ABC,并剪裁等腰△ABC。(课前准备)演示:将等腰△ABC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现象:折叠的两个部分互相重合。讨论:(1)等腰△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说出它的对称轴。(2)能找出图形中和相等的角吗?(3)能找出图形中相等的线段吗

3、?结论:(1)等腰△ABC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折痕A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由∠B=∠C可得等腰△ABC的两个底角相等。CABD21(3)由∠1=∠2得AD平分∠BAC;由BD=CD得点D为底边BC中点,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由∠BAD=∠CAD=90°得AD为底边BC上的高;所以线段AD既是顶角的平分线,又是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二)揭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数学符号语言:∵△ABC中,AB=AC(已知)∴∠B=∠C(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4、(简称“三线合一”)数学符号语言:①∵AB=AC,BD=CD(已知)∴AD⊥BC,∠1=∠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②∵AB=AC,∠1=∠2(已知)ABC∴AD⊥BC,BD=CD(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③∵AB=ACAD⊥BC(已知)∴BD=CD,∠1=∠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列举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以致用】1、在△ABC中,AB=AC,(1)若∠B=80°,求∠C=,∠A=。(2)若∠A=80°,求∠B=,∠C=。ABCD(3)若△ABC中有一个内角为80°,则其余两个角的度数为。(4)若△ABC中有一个内角为1

5、00°,则其余两个角为。(5)若△ABC中有两边长分别为1和2,则它的周长为。(6)若△ABC中有两边长分别为2和3,则它的周长为。2、如图,△ABC中,AB=AC,(1)若AD⊥BC,BC=6,∠BAC=50°,则BD=,∠CAD=(2)BD=CD,∠BAD=25°,则∠ADC=,∠BAC=。(3)若∠BAD=∠CAD,BD=3,则BC=,∠ADC=。ABCD30°12【应用举例】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且∠B=30°,求:(1)∠ADC的度数;(2)∠1的度数。(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课本P81练习1.2.四.课

6、堂小结:师生共同谈一节课的收获.ACDB五.布置作业:1.课本P81练习3.4(做在交的作业本上)2.课本P84习题13.3第1.2.3题(做在书上)3.练习册P41第1至7题。4.能力提升(探索和发现)(整理在笔记本上)(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D在AC上,且BD=BC=AD,①找出图中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②求∠A的度数.(2)已知:如图,∠MAN及射线AN上一点B,在AM上取点C,使BC=AB,在AN上取点D,使BC=CD,依此同样操作.①若∠MAN=10°,求∠FEM的度数。②若∠FEM=50°,求∠MAN的度数。ABCDEFNMGH③探索这样

7、的线段可以截取几次?④最后一次截取的线段落在哪一条射线上?六、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使教师认识到,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教师最精彩的表现应该是高明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而不是舞台的主人——演员,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