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60566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9
《[试题]学生管理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注离异家庭孩子为他们营造一个“家”——学生管理案例【案例】在我所任教的四(2)班里,有个男孩叫朱铭金,他小小的眼睛,胖胖的,走起路来节奏很是缓慢。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超胖的男孩儿”。在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前任老师跟我说的关于他的话就是:你班这个小胖子,够你折腾的!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够我折腾”的小胖子。观察一:早上进入教室时,他会以冲刺的速度闯进来,然后带着其他孩子在教室里窜来窜去,追逐打闹。观察二:集体活动时,他总是闲不住,坐在他旁边的同学不小心碰到他胳膊,他站起来对着同学就是挥手一拳。观察
2、三:班里一个同学穿了件新买的衣服,他偷偷将自己“得意”的图画,悄悄画在了同学的新衣服上。观察四:宿舍里,他总能称兄道弟,呼风唤雨,“朱哥”是他的别名。【案例指导、分析】家庭背景经过多方了解我知道了这个特殊孩子背后的特殊故事:朱铭金的父亲整日赌博,不务正业,脾气暴躁,母亲不能容忍,最后在他上二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之后一年,母亲再嫁,重新组建了家庭。刚刚10岁的他,基本上就处于母亲不要,父亲不管的状态。分析1、父母离异的子女其家庭环境是不完整的。离婚所产生的异常情绪,通过父母的表情、语言、行为反映出来,使家
3、庭气氛压抑,导致孩子安全感的丧失。离异家庭增加了孩子和家庭成员的生活变动。朱铭金的爸爸整日沉迷与赌博之中,妈妈离婚后又重新组织了家庭,无暇再顾及他,这样就导致他的性格产生严重的变化,对于他人的批评总感到愤愤不平,脾气很大,情绪经常很激动,存在着严重的逆反心理,感觉到什么都是不公平的,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以暴力的方式展示。2、因为父母离异又缺乏相应的亲情关爱,在事情发生时感觉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久而久之,在"自我保护"的强烈暗示下,会对外界信息过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御”,对别人无
4、意的碰撞,以为是故意的挑衅,因而作出“反抗”。而在他人眼里,则是一种"攻击性行为”。3、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别的孩子有的东西,他渴望得到,却无从得到。长期以来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致使他产生了“这样的东西不属于我”“为什么你有我没有?”这样的想法,从而渐渐形成了不平衡心理。不管是抢别人的东西,还是破坏别人的东西,都体现了他的这种心理。当别人的东西比他的好或者别人表现的比自己强都会激发他的妒忌心理,让他觉得不平衡。孩子的不平衡心理具有明显的外露性,具有攻击性,破坏性。4、从父母,从亲人之间得不到关爱,得不到
5、认可,于是他就想向黑社会上的老大一样威风一把,以便使自己的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教育策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来说,家庭的破裂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上的创伤是可以弥补的。这使我想到了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影响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从原先的家庭环境逐渐过渡到学校环境,正是学校环境中塑造、陶冶、培养了儿童良好的人格个性品质。为了解决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对策,弥补心理上的创伤,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1、满足孩子尊重的需要,变自
6、卑忧郁为自信开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离异家庭子女也一样,他们也有自尊的需要。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期望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得到教师肯定的学生,常常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自信。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特别安排一些班级活动让他们参与,当他们取得了成绩后,不失时机的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上课时有意识地关照他们参加讨论、回答问题,犯错误时则尽量维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以理晓之。同时,教师要教育全班同学不要嘲笑和歧视离异家
7、庭子女,要以友好、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们。2、用爱心弥和孩子心灵创伤,变心理封闭为开朗友善。离异家庭子女在家里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但是教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爱,用教师对他们的爱来填补父母的爱。孔子言:“仁者爱人”。教师最无私,可称“大仁”,“爱心”自是最不能少。因此教师要热情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在教师心中是有地位的。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和出现行为偏差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3、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变憎恨攻击为亲社会行为。开
8、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离异家庭子女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不仅要开心理课,而且要对离异家庭子女“开小灶”,进行专题辅导。应充分利用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因为它是一种无私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具体的行为和情感。谦让、助人、合作、共享、同情、救援、见义勇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4、开展好集体活动,变自私冷漠为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