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互文性与翻译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互文性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1.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认清翻译互文性的意义及翻译文本的互文性与译者先在结构的相互关系一切文本皆为互文本,一切文本都与它以前的以及和它同时存在的其他文本有互文关系,后人对前人的解读反过来构成并不断地构成前人文本的一部分,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处于与其他许许多多作品的无限关联之中。文学的互文性质加强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研究逐步走向深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重视,译作的独立地位也得以确立,因此,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不再
2、是传统的仆主关系,而是互文关系。同样,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对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也构成了互文关系。这种互文性体现了译文文本的多元互补性,下例则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汉语俗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译作Anafterdinnerwalkadaykeepsthedoctoraway.英译文显然与Anappleadaykeepsthedoctoraway.有互文关系,译文采用这种互文手法更具美感,更有新意,更能引起译文读者的共鸣。而将此回译成汉语,译者可不落汉语原表达法的窠臼,另辟蹊径地译为“饭后遛弯儿,医生靠边儿”。
3、此译文在文体效果上与汉语原文以及英语译文都合拍,并将英译文中的doctor形象加以保留,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回译文可算是一种归化与异化的综合。以上各译文之间的显形互文关系以及与源发语之间的隐形互文关系说明了翻译是一个对原文不断修改、延续和创新的过程,译者采用不同的译文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和不同时代的要求,互文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翻译中,互文性意味着翻译文本中没有一个意义的真理期待被一劳永逸地发现和揭示,意味着译本对原作的延续和创造,意味着读者解读的无限性和翻译的多元性。翻译是一个意义不断增殖
4、和修正的过程,这为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为其主体创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互文研究为翻译作为等同于原作的创作活动提供了理论根据。互文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模仿或重复,它是在其触发语基础上的创造,王九溪之言“大抵质用不如借用,明用不如暗用,正用不如翻用,整用不如拆用”说的就是互文的这种创造性运用。在翻译中,译者的互文意识对搞好翻译这项创造性的活动至关重要。首先,译者必须具有敏锐的目光识别原文中的互文运用,这需要译者具有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通过大量阅读和实践积累增强这种敏感性。在许多情况下,译者不得不作一番
5、语源的探微,以揣摩和领悟它们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只有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忠实再现的问题。另外,译__者通过正确估计目的语读者的文化预设和语用知识结构创造性地取他人之成言于笔端,在译文中充分利用互文之手段。译品的互文性越强,互文内涵越丰富,就越容易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互文表达法简洁凝练,信息传递快捷有效,语料越品越有味,译者通过互文和读者之间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tacitagreement)。成功的互文译文会产生一种译者“一触”,读者“即发”之效果,译者从中备尝创造的乐趣,读者也备感一种意会的享受。再者
6、,互文文本是触发语的一种延续,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语境下,互文表达法以简单的语言形式传递复杂的信息,具有多重意义。互文文本给人一种粘连感,蕴含着无穷的含义,这也为复译提供了理据。因此,翻译可谓永无止境,译者应不懈地努力,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和读者需求挖掘作品更深、更多的语义内涵与信息。另外,从宏观互文角度而言,译品作为原作的互文文本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不同的译文读者可作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因此,译事是一项不断追求完美、不断适应读者需求的工程。从微观互文角度而言,互文译文的模糊朦胧美和内隐含蓄美为译文读者提供了一定的阅读空
7、间和想象空间。译品的生命力在于读者接受,只有读者接受了,翻译的过程才告终结,因此,从读者接受或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论,翻译的互文性研究确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遇到互文的每一处相关参考时可以选择:要么把它仅仅看成是并无特别之处的片段,认为它仅仅是构成文本的一部分,继续阅读下去;要么去查找相关的原文。在原语文本中通常会有很多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和未定性,这都是与其他文本互搭之处。它召唤着读者的合作,从而实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这也是需要读者的合作才能完成的部分。对于这部分的理解摆脱不了读者已
8、有的对前文本的理解的影响,摆脱不了读者的先在结构和期待视野的介入。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当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发生冲突时应该有充分的互文意识,不要剥夺译文读者参与文本意义完成的权利。原语文本向译者提供有待具体化的意义潜势,引导并制约着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读者带着一定前理解或期待视野与文本对话,理解并阐释文本,最终实现文本意义。由于其期待视野和阅读能力不同,读者对于文本意义潜势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