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7年第8期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总第221期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Serial№221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舒奇志(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含,采用异化手段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异化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融合至译语文化,体现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互文关系,生产出文化意象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式的异化。本文着眼于文化
2、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揭示文化意象翻译中协调式异化的原则。关键词:互文性;文化意象;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协调式异化Abstract:Thetranslationofculturalimagesis,innature,theabsorptionandtransformationofculturalmeaningsbetweentexts.Inthisprocess,thetranslatorhastotakeintoaccounttheculturalimages’intertextualrelationbetweenthetwoculturesconcern
3、ed.Inordertoreservetheculturalflavor,itisnecessarytoapplythemethodofforeignization,inwhichtheintertextualityofthesourceculturalimageshastobemergedintothetargetculture.Suchforeignizationisactuallyavariationoftheculturalimagesbyapplyingintertextualitybasedontheculturalcontextsofbot
4、hthesourcecultureandthetargetculture.Itreflectstheintertextualrelationbetweenthetwoculturesaftertheyhavebeenmediativelyforeignized.Thepaperattemptstoexposetheprinciplesgoverningthemediatedforeignizationofculturalimagesfromtheconceptofintertextuality.KeyWords:intertextuality;cultu
5、ralimage;sourceculture;targetculture;mediatedforeignization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8-0058-03象与赋予该文化意象意义的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之间的关系,0.引言并由此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文化意象网络。任何语言都包含着广袤而深邃的文化蕴涵,呈现出丰富而多姿文化意象网络的意义或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来源于其存在的文化的文化意象。如“莎士比亚”不仅是人名标签,更是中古英语语言和母体。法国符号学家里法泰尔认为,一切互文关系都必须置于每一文学的意象符
6、号。杜牧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中的扬州决不是一个个文本的结构母体中予以考察,文本和它的互文文本是同一结构母简单的地名,而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憧憬之地,包孕着既深沉又沁体的变体,并认为母体结构对文本变体具有约束作用(黄念然心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1999)。由此可见,文化母体约束了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但文化意象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当这些文化意象需要转换的“互涉”、“互为释义”从广义的角度看,不只是存在于语内文本和文至另一种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但文化意象的翻化内,由于人类经验的普遍性,文化意象
7、的互文性可扩展至人类文明译和传递一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的母体中,并以其文化本色构成对其他文化母体的吸引和渗透,使文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日渐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融、互补的文化格化意象跨越语际文本和文化成为可能。所以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局,探讨文化意象互文性和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更具有一种至另一文化母体时,既要体现源语文化母体的约束作用以保存其互现实的意义。文意义,又须在译语文化中重建一套约束机制,增加源语文化意象在译语文本中的可接受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因此成为文化意象翻译1.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过程中的关键点。文化意象是文化记
8、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