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编译

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编译

ID:4130947

大小:262.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9

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编译_第1页
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编译_第2页
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编译_第3页
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编译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编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8年7月田川癌学鲵学招.July,2008第24卷第4期Journal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Vo1.24No.4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编译徐建国(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兴义562400)提要:传统的翻译研究从翻译本体的理念出发,拒绝承认编译这种翻译改写手段的合法性。而事实上,编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改写手段,其又编又译的特点可以将大量的文本信息经过集中处理立体地呈现给目标受众,从而实现此类文本在目标受众中的预期交际目的和潜在文本功能。关键词:编

2、译;翻译本体;改写;交际目的;文本功能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31(2008)04—0115—04TranslationandEditionasRewritingXUJian—guoAbstract:TraditionalTranslationStudieshasbeenquestioning,inlinewiththenotionoftranslationproper,thelegitimacyofTranslationandEdition,oradaptations.However,asaspecialrewritin

3、gtotheoriginaltext,itcould,focusinglyandvertically,presentthelengthytextualinformationtothetargetreader,andhelpstoaccomplishthecommunicativepurposeandtextualfunctionsofthetextinquestion.Keywords:translation&edition;translationproper;rewriting受众提供他们乐意接纳的某种信息而存在。这样一来,原文1.引语和译文的关系再不可

4、能是传统翻译研究中试图彰显的“镜所谓编译,按照刘树森教授的解释,就是“将一种语言子——影像”的乌托邦模式。①于是,作为翻译改写手段的文字写作的内容、一本著作的内容、或者若干篇文章、若干部编译,其合法性在理论上也因此而得以伸张。但是,我们依著作中的相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忠实而又完整地予然注意到,也许因为传统翻译观念的根深蒂固,人们对于编以概述。编译的特殊性在于用精当的语言再现原作本质性译这种改写手段仍未给予足够的理解和研究,在大多数人的内容,略其形态,取其精髓而舍弃其余”_】。然而,传统的心目中,他们仍然无法接受称其为“翻译”。这一方面固的翻译研究站在“

5、原文中心主义”的立场上,认为译文应当然是因为他们对于“翻译”一词在外延上做了最狭隘化的理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全部意义与整体风格;于是,对于“编译”解;其次则是因为很多人对这种翻译改写手段及其重要性这种翻译改写形式的合法性不是质疑就是否定。事实上,持还知之甚少。这种观点的论者认为所有基于文本的“改编”行为都只应是2.理论与实践牧师和教师的工作,而不是译者的份内之职。_2更有甚者,有人给这种翻译行为贴上“伪翻译”(pseudotranslation)的事实上,由于读者对象以及交际目的不同,对源语文本标签而试图将其打入冷宫。的翻译处理在理论上就应该而且可以呈现出各种

6、殊异的形不过,当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开始态。例如,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的代倡导一种“去原文中心主义”的翻译研究方法后,人们开始表作Gulliver’STravels(《格列佛游记》)既有全译本,又有改重新思索传统翻译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的界定。继著名翻译写本。前者是一部严肃的政治讽刺小说,那些对官僚政治感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t)和勒菲弗尔(Andre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后者则将原作Lefevere)提出“翻译当然是对原文文本的一种改写”_4之变成了一部轻松活泼的儿童文

7、学作品,小孩儿对于它所渲后,德国翻译理论家、翻译目的论的首倡者汉斯·弗美尔染的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乐此不疲。耐人寻味的是,这(HansJ.Vermeer)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翻译不能无视目的“断章取义”的改写本却获得了世界范围的文学名声。因语文本的交际目的而声言要“忠实”地再现源语文本的表层此,对于任何一种翻译改写手段的认识都不能简单以形式结构,相反要最大可能地服务于目的语文化背景中的目自足和内容完满作为衡量其优劣的道德法则。也许更有研的。很显然,目的论者对于目的语文本和目的语文化的强调使得该理论中源语文本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低于传统翻译等值论中的源语文

8、本的地位,而源语文本也不再是①当然目的论并不排除“忠实”也是合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