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

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

ID:41282516

大小:54.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1

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_第1页
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_第2页
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_第3页
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_第4页
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为翻译手段的汉文训读川本皓嗣(大手前大学)“汉文训读”作为一种速成式汉文阅读方式,在日本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汉文训读”中的“训读”一般指用日语读汉字或汉文。与此对应,“音读”则指按照字音(日语中汉字的发音)来读汉字或汉文。“训读”“音读”这类概念既可以指读单个汉字,也可以指读整篇汉文文章,我们应当注意区分。单个汉字的“训读”是指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意义大体一致的日语词发音作为其发音。例如,「直」可以读作「なおい」(=笔直、正直)、「あたる」(=相当、符合)、「ただ」(=马上、立即)、「ただちに」(=即刻)、「あたい」(=价值、价格)等。但是,在汉字传入日语的过程中,很多字的意义和用法都发

2、生了改变,同汉语相去甚远,类似这种日式读法也包括在训读之列。单个汉字按照其本音(中式发音)发音,叫“音读”。例如,「直」可读作「チョク」或「ジキ」。当然,这种发音必定会带有日语口音。而且在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音也存在很大差异。根据汉字发音传到日本的时期与传播源地区,可以将音读大致分为三类(即“吴音”“汉音”“唐音”)。与单个汉字读法一样,整篇汉文文章也有“训读”和“音读”两种读法。在后者中,“汉文音读”是指汉文及汉诗中的每个字都按其汉语读音发音。日本人在古代习惯用音读方式阅读汉文典籍,到了后来,除了一少部分书籍外,这种方法已经不再采用了。不过用音读方式阅读佛教经典这一惯例仍然保留至今。

3、韩国的情况则恰好相反,不管是单个汉字还是文章,通常都采用音读,而训读这种方法基本没有得到普及。此外,整篇文章的训读与单个汉字的训读或音读不同,指的是用日语阅读汉文及汉诗。换言之,中国古典文语(文言文)对日本人来说本就是一种外语,日本人将这种汉文文章直接转换成了略显生硬、貌似古文的日语文章。当时的人为了让日文尽量显得自然,便根据各个汉字出现的场合,酌情采用音读或训读。日本人何时开始采用这种文章读法已不得而知,但其痕迹早在七世纪末就已出现了,真正的起始时间应当比这还要早得多。这种读法得到广泛普及可能是在八世纪左右。为了与单个汉字的训读相区分,本文将文章的训读称为“汉文训读”。既然汉文训读是从汉语

4、到日语的转换,那它自然可以算作一种“翻译”。然而,汉文训读要求尽可能保留原文形式,为此不惜采用近乎“直译”的模式化日语,这些特点又使得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翻译。一般意义的翻译理应使用该时期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汉文训读本身经过了一千多年不间断的历练与完善,也已成就了一种极富魅力的独特文体。那么,汉文训读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国史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汉文训读,即“先对每个字进行音读或训读,再更改所读字的顺序(倒读),有的字略过不读(不读)或读两遍(再读),然后添上原文没有的词(添读),从而使文章整体符合日语语序语法的译读方法”1。之所以要采取如此复杂的程序,首先是因为汉字有音、

5、训两种读法,其次是因为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结构(语序)存在差异。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单个字的音读、训读和返读。下面用一个具体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现在日本出版的汉文、汉诗入门读物和教科书里的文章基本都采用如下体例。(一)原文(二)加注“训点”的原文(有时也会省略)(三)日语「書きし文」(改写文)(四)难解语句注释(五)现代日语译文(有时也称为解释)。对于(一)原文,除了近代以来学过汉语的人,一般读者都只会用眼睛浏览。对文章整体进行“音读”的习惯在日本并没有得到普及,这一点在后文还要提到。君不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将進酒」)(二)中的“训点”是指在原文左右及边框线外加注的文字和符号,用

6、以提示汉文训读方法,也就是日语读法。君不ヤ⇂見黄河之水天上ヨリ来リ奔流シテ到リテ⇂海ニ不二ルヲ復タ回一ラ首先是在单个词的层面上,将「君(きみ)」「見(み)ずや」「水(みず)」「到(いた)りて」「復(ま)た」等训读。这一过程中添加了动词的活用词尾及助词、助动词等“送假名”。同时,「黄河(コウガ)」「天上(テンジョウ)」「奔流(ホンリュウ)」等词则直接音读。其次,在语法层面上,将汉语语序更改为标准的日语语序。语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汉文中“动词+宾语”结构到了日文中要改成“宾语+助词+动词+活用词尾”结构。人们考虑到这种区别,为了把日语读字顺序标示出来,便发明了“训点”中的「り点」(倒点)(如レ点

7、(れてん)、一二三点、上中下点等)。顾名思义,加注这种符号就是为了将原文从下往上“倒读”。这种在原文周围加注训点的方法是八世纪末学习佛典的奈良僧侣最先采用的,后来推而广之,在一般汉文书籍中也得到应用。当然,如果精于汉文阅读,就没有必要在原文中一个个添加训点了。(三)中的「書き下し文」(改写文)是将(二)中加了训点的原文改成日语书写方式。语序改为日语语序,且句中夹杂假名。ずや のよりりしてにりてたらざるを汉文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