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课堂案例分析

导学案课堂案例分析

ID:41249369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导学案课堂案例分析_第1页
导学案课堂案例分析_第2页
导学案课堂案例分析_第3页
导学案课堂案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课堂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导学案课堂案例分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首次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的阶段,需要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分析、思考、消化、归纳和简单的应用,因此,课前预习实际上是自学的起始阶段,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学校教育已不可能完成传授全部知识的任务,大量的新知识要靠学生走向社会后,在实践过程中根据需要自学。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始培养自学能力,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

2、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调控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结合教师的总结讲析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容量,并可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就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进行案例分析。导学案设计目的一、文化大革

3、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起因: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党和国家面临的危险,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推波助澜,导致文革的的发动。2、表现:(1)全国处于1、通过对文革原因的分析,学会分析主管动机和客观效果。在此基础上思考文革的性质。4状态,许多老干部、知名学者和普通知识分子被抄家批斗。人民的得不到任何。(2)造反派“全面夺权”,全国各地纷纷成立集党政军司法诸权于一身的一元化权力机关――,社会秩序。(3)制度和各党派制度都遭到了破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彻底瘫痪。(4)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被践踏,党内无法正常运行。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平反冤假错

4、案:平反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环节。2、改革政治体制: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和制度,加强基础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3、确立“依法治国”方针: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列写入,中国进入建设法治社会的新时期。4.、完备法律体系:颁布1982年新《宪法》并多次修订;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1989年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有了法律依据,反映了法律面前的原则。三、基层民主选举1、地位:是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保障人民用投票形式直接行使的重

5、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一环。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城市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和委员或村民产生,每届任期三年。3、实施:到2003年初,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三到四轮村委会、居委会的。4、意义:乡村基层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正得到进一步普及,这是政府为贯彻“”精神、保障群众的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2、通过归纳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总结历史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1、使学生认识在总结文革教训后,党和国

6、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各个法律法规的颁布,充分体现了宪法所规定的政府与人民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体现。2、让学生大量史实基础上区分理解法制与法治的概念的关系。三、1、使学生理解基层民主选举所采用的选举方式的特点。教学过程:4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复习导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哪些?这些制度建立后,是否发展一帆风顺?因为什么遭遇挫折和破坏?第一环节:阅读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一目,思考问题:1、文化大革命的起因?2、文化大革命的性质?3、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4、假如你是文革时期的一位全国人大代

7、表、一名大学教师、一名城市干部、一名青年学生,你在文革时期会有怎样的经历?第二环节:阅读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一目,思考回答:1、“新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有何决策?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4、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意味着什么?第三环节:阅读基层民主选举一目,思考回答1、以前和现在的基层干部产生方式有何不同?哪种更符合民意?两者的根本变化是什么?2、基层民主选举的含义是什么?3、基层民主选举带来的变化及发展第四环节:课堂自测:1.“文革”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

8、迫害,这一事件突出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