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51536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实践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实践之研究一、提出课题的背景及意义(一)背景1、《品德与社会》的“历史题材”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及六年级教材中出现了大量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课。历史题材,其联系点较多,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理出不同的思路,进而抓住历史线索进行授课,而教材总是按照编者的意图将历史知识汇编成一个个板块,如果,我们按照授课者的思路,有时候就可能一节课将所有的内容都讲到,有时候可能只需要讲一个板块内容就足够了,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遇到历史题材的内容,我们每节课的教学目
2、标怎么确定。2、《品德与社会》的“历史题材”,易让人忽视学科的特性。“历史题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性,不深究学科性质,授课教师,一不小心就可能将品德与社会课单纯上成了知识型的历史课,而忽视了品德学科的特性。正因为现实教学中我们遇到这么多的困惑,我们才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求方法,化解疑难。(二)意义1、研究这个课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教材,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研究这个课题,我们就必须深入解读教材,经过多方探究,确定教学目标,形成多种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
3、,最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2、研究这个课题,有利于我们找出历史知识与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而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所蕴含的是一种选择的道德(对善恶进行选择),历史就是生活(历史人的生活),我们解读历史,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用一种细节化方式来呈现历史中的一个人,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3、研究这个课题,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
4、科研水平促进专业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广大教师都在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没有具备一定高度课程意识,致使教师的工作方式变得过于依赖和被动服从,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而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的实践研究,能够为广大地教师打通创造开发的新天地,给教师一个舞动独特色彩的地盘,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变革意识与课程钻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通过网络和书籍等的查询,我们发现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一)国内研究综述1、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独有意义南京
5、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高德胜博士说:“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独有意义: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历史就是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历史’不可磨灭的作用是能使传统美德活起来。”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通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
6、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2、历史课教学:说教、故事、训练有人将历史课讲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政治说教课,有人将历史课讲成吸引学生兴趣的故事课,有人把历史课看作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课。(二)国外研究综述在国外没有专门的品德课,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历史和文学(包括宗教)。三、核心界定《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关历史题材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史,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比较分散,是一个个的历史小模块,因此我们在研究这部分内容时
7、要结合我市的历史题材教学策略进行探究,通过一个个的活动,在课前学生合作搜集资料,进行初步探究,课上小组交流材料,有效感悟;总之本课题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实践中认识,实践中提炼和升华。四、研究的理论依据1、课程标准的规定课程标准给我们做了这样的表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鲁洁教授也给我们做了这样的概括:“它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2、辨证唯物主义论
8、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4、实践课程模式思想 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强调实践的课程哲学思想的终极目的是实践兴趣,它把教师和学生看作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强调课程开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