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ID:40474756

大小:1.58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8-03

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1页
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2页
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3页
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4页
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含义: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位终身制,世袭制,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绝对服从中央。经济:由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决定(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政治:维护统一,安定社会思想:法家思想的影响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皇帝制度(二)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三)郡县制(地方官制)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四)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秦朝的

2、建立1、过程:韩、赵、魏、楚、燕、齐咸阳秦秦兼并六国一、秦朝的建立1、过程:韩、赵、魏、楚、燕、齐2、实现统一的原因:社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经过长期的战争已形成局部统一秦国国力强盛、秦王雄才大略、统一注重谋略秦国条件: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使秦国势力日益强大B、秦国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C、统一的条件成熟且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和过人的胆识例题: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2)政治:颁秦律;行郡县,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1

3、)经济:重农抑商;统一货币、度量衡。4)思想文化:统一文字(书同文);焚书坑儒。5)交通:车同轨;修驰道;凿灵渠。3)军事:北收河套,筑长城;南征“百越”、“西南夷”。6)社会:大规模移民;整顿风俗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比较商鞅变法和始皇新政商鞅变法始皇新政经济重农抑商;统一货币、度量衡政治颁秦律;行郡县,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军事北收河套,筑长城;南征“百越”、“西南夷”社会大规模移民;整顿风俗(行同伦)交通车同轨;修驰道;凿灵渠。文化统一文字(书同文);焚书坑儒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郡

4、县;制订秦律废“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推行社会风尚习俗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试归纳秦始皇在全国推行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革新的政治前提、理论基础、历史经验和经济基础。2)理论基础:法家理论1)政治前提:秦灭六国4)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发展3)历史经验:商鞅变法二、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1、内容(1)皇帝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帝制度的

5、基本内涵和特点(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2)三公九卿制——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职责与关系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负责管理全国军务(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

6、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归纳总结: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3)郡县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地方基础内容:全国设若干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郡守、县令(长)由皇帝直接任命产生:春秋战国全面推行:秦朝(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

7、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地方基础内容:全国设若干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郡守、县令(长)由皇帝直接任命产生:春秋战国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在不同时期都曾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发挥过重要作用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时代盛行于奴隶社

8、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前提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打破了贵族分封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权力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郡、县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