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57798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精读引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育仁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研究单元精读引领课教案课题名称单元精读引领课------------《桂林山水》学时第四课时课标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3.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桂林山水》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
3、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亿运用评价设计教学目标测试题目内容理解课题听写生词理清结构读写结合学生交流资料听写词语理清课文顺序练笔训练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问题情境与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落实目标课前三分钟背诵自然风光积累古诗学生上台朗诵一、听写词语:波澜壮阔无瑕攀登骆驼屏障连绵不断1.学生听写词语。2.同桌对照大屏幕互批。3.改正自己的错误二、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4、1.出示课题,导入新课2.出示桂林山水图片1.齐读课题2.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三.、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欣赏全文。学习提示一: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思考:桂林山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意思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四.感受漓江水的美,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提示二: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美在哪儿?它有什么特点?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1.(板书:静、
5、清、绿)指导朗读2.了解文章特点,学习写法。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3.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4.总结第二段学法5.阅读链接《浓碧》学生自由边读边画自由汇报1.小组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2.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3.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
6、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4.音乐伴奏,学生试背。五、学法迁移,品读感悟桂林的山,。学习提示三: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用学习漓江水的方法: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练一练,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桂林山的特点。指导学习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板书:奇、秀、险)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六、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自然段。1、配音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五.读写结合: 1.小组交流:通过读悟,结合图片,学习桂林山的特点。2.交流汇报,归纳
7、桂林山的特点,找出并理解描写桂林山特点的词语,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并背诵。1、小组交流:“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学生汇报: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生练习片段走向生活,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处景物六、总结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1.搜集整理自然风光资料,共同交流分享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3.学习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8、4.背诵重点语段。积累语言5.体会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板书设计2.桂林山水总:桂林山水甲天下水(静、清、绿)分:景山(奇、秀、险)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美如画)教学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