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

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

ID:39735004

大小:27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10

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_第1页
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_第2页
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_第3页
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_第4页
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延伸题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阅读延伸题指导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探究的核心是发现和创新,它不同于一般的记忆、复述、理解和概括,它体现了一种思维上的深度和广度。探究既不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也主要不是对艺术性的评说鉴赏,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解读和质疑。探究题基本特征1.问题的开放性一般的现代文阅读答案是确定的,往往答案就在文中,在文本中有明确的答案或者指向,要求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解说,关键在于发现、筛选、整合、吸收,这叫以文解文。而探究

2、题的答案是开放的,以文本的某一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沟通考生的生活、情感、思想。要求考生以此为起点,联系文本作适当的拓展,问题设置的起点在文本之内,但指向的终点却在文本之外。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2.答案的拓展性解答探究性题目,要求考生由文内拓展到文外,对文本作一定的归纳和概括,并由此展开,展开时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并根据文本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允许尝试个性化阅读。所以这类题目的答案起点在文本之内,但终点在

3、文本之外。3.答案的个性化与多元化高考的探究题可以称为“限制中的开放性阅读试题”,具有“多元思维、适度开放”的特点。解答时要注意答题的“创意”。要注意的是“创意”要建立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努力追寻文本及作者的原初意义,而不是意味着可以背离文本做随心所欲的发挥。考生的解读必须和文本建立联系。由于考生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等,往往就会作出不同的且都符合试题要求的解答。因此,答案允许有不同表述,只要扣住题干要求,能根据文本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07山东卷《灯

4、火温情》22题答案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提示】每个问题都强调“你”的看法,就要求考生结合文章的内容、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观等作出自己的思考与解答。如果仅仅用文本中的内容来回答,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参考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一.依题干,定答点1.

5、2004北京卷22.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4分)2.2010届上学期海淀期中11.在农山之上,子路、子贡和颜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评价。(200字左右)(10分)3.2010届市调研卷《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甩东坡韵》13.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形象进行评价。(200字左右)(10分)4.2010届上东城期末齐白石先生曾绘一幅画,并题诗“蛙声十里出山泉”

6、(见左图)。请你根据上文作者对诗画关系的评述,评价这幅画。(200字左右,10分)5.2010届市调研卷《重峦叠嶂间的田园》19.作者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谈一谈。(200字左右)(10分)6.2010届崇文期中10.上面《韩非子·十过》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10分)二.明标准,讲规范。(三人言志)1.2010届上学期海淀期中11.在农山之上,子路、

7、子贡和颜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评价。(200字左右)(10分)【评分要点】①(2分)能准确把握某一人物之“志”;②(2分)有观点且观点正确得1分,见解深刻、独到得2分;③(4分)能做出评价,言之成理;④(2分)语言通顺。8—10分:解说准确,观点鲜明,有见解;举例恰当、合理,分析说理充分、深入;语言通畅、有条理。5—7分:句意理解基本准确,有观点;能举例,且基本合理,有结合例子的分析;语言表述准确,通顺。1—4分:句意理解错误或不准确,无观点;不举例或举例不当,缺乏分析;语言不通顺,有

8、语病。【示例1】子路的志向是率领军队对抗强敌,夺地千里,大破敌军。我认为,通过军事手段耀武扬威,虽勇气可嘉,却无法为国家带来长久的安宁。驰骋于战场固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财富及更高的威信,但这却是以百姓的安定为代价的。为了打仗,哪一个国家不是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制造装备?哪一个国家不是强制征兵,带走了母亲孝顺的儿子、妻子体贴的丈夫、孩子慈祥的父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显而易见,如此劳民伤财的统治,纵使不被群众所推翻,也终究会像称霸一时的秦国一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灭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