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延伸题分析(精品)

阅读延伸题分析(精品)

ID:43637149

大小:136.9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1

阅读延伸题分析(精品)_第1页
阅读延伸题分析(精品)_第2页
阅读延伸题分析(精品)_第3页
阅读延伸题分析(精品)_第4页
阅读延伸题分析(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延伸题分析(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阅读延伸题阅读延伸题分析阅读延伸一13•“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盘独自倾”巧用典故,请你结合这两句诗并另举一例,分析古诗词中用典的作用。(不少于150字,8【解析】分)8分)评分婆点:①能指出两句诗中的典故(一个即町),举出一例,2分;②能结合两句诗和所举的诗句,分析岀用典示例一:的作用,4分;3语言表达,2分。本联写作者"脱下官服,换来隐士们所居商山处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用了秦末唐兼等四学者隐居商山.屈原被放逐写出《瘠骑》的典故,表达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含蓄深沉,耐人寻味。东坡《江城子》中亦

2、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冯唐持符节到云中郡对魏尚赦罪复职之典•表达自己希望被更用之意。这同样反映了用典在古诗词中传达诗人情感.使诗意深厚含蓄、深远隽永的作用。(8分)示例二:“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豊》独自倾”一句,作者化用商山隐士唐秉等人的典故,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想要归隐的思想情感,含蓄委婉G同样的,辛弃疾词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借廉颇之典•抒发了自己想报效国家的豪情无处实现的无奈伤感。古诗词中化用典故,往往能含蓄委婉地抒发作者相关、相近的思想感情.使表意更为深沉,千回百转,读之亦更興意蕴与情味。(7分)示例三:

3、7—8分作者在这两句诗中以“商山”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宁愿独守凄凉也要坚守信念、绝不随波逐流的情感。用典比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直抒胸臆或许缺了些直白慷慨,但却更加飘逸旷达,丰富了诗词的内涵,余韵悠长。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云:“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平添了几分凄凉,读者不由思古怀今,更加理解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示例四:7分这两句诗中分别用到了唐乗四位学者不愿做官隐居商山和屈原以《离發》明心志两个典故,表明作者厌倦世俗官场渴望隐居山中,保持内心高洁、不被世俗污浊侵蚀的美好愿望。如辛弃疾有词曰'廉颇老矣,尚能

4、饭否?”用廉颇年老但仍为国尽忠到最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悲愤。用典便是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含蓄却深沉地表达了自身情感,使诗句富有深意,含苗传情却表现的淋漓尽致。(7分)评分:能找到了两处典故•举出恰当的典故.2分;能够概括出暗舍的丰富情感.及典故的作用.不够全面。语言1分。示例五:56分尾联中巧用典故,使作者不愿做官的情感更好地体现,更好地为人所理解,读来更有深意、耐人寻味。就像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把作者壮志难酬、无奈的情愿表达出来,也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用典这种修辞手法使诗句变得更有韵味,且能将作者的情恳更

5、好地表达岀来、使读者更易理解作者,读来更有深意。用典也使文章诗句变得更有档次。评分:没有指出文中的典故,举出了课外的例子,给1分;结合诗句分析用典的作用还可以,给3分;语言给1分.故总分6分。示例六:3—4分这首诗中诗人引用^商山■“离骑•'等典故,抒发出自己如同屈原一样虽有爱国之心但无处可现,并表现出自己想像商山中那四位著名学者一样不愿做官,并希望长期隐居商山,如同《陋室铭》中刘禹锡所说的那样“孔子云:何陋之有?”他引用孔子说的话来比喻自己虽身处困苦之中,但是美徳尚在,就不是陋室.抒发出他的清高,乐观的情趣,这句话在全文中点明主旨,让人有所感

6、触。评分:能指出诗中的典故,但诗外的典故不正确,故给1分;用典的作用表达不完备,没有与原诗句结合,所以给1分;语言表达给2分。故总分4分。以典入诗别有意趣一古诗词的巧妙用典宋玲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隹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懺感,而増加词句之形象、含養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逮者在诗行问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孩丰富・简詰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7、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如:泊秦准(杜牧)烟笼赛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诗中的《后庭花》吹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犀时期正值国运衰做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越愆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

8、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剌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