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83713
大小:19.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活见鬼》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活见鬼》教学设计雁塔区东三爻小学卢艳艳教材分析:《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破除迷信”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内容浅显、借小喻大、幽默风趣,故事分三层——雨夜同行、互疑为鬼、真相大白。主要写了一个雨夜,两个人钻到同一把伞下走,互不说话,虽互疑为鬼,走到桥上时,一个人把另一人推下了水。两人都认为遇到鬼了,天亮后,两人互相看看大笑起来。在那个信鬼神的年代,人们怀疑有鬼是很正常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文言
2、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活见鬼》这篇文章,学生将再次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学情分析: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过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例如:预习时,知道朗读文言文,使用工具书,联系古文译文理解词语,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课堂学习有自己独立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大意。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读出古文的韵味。3.
3、在读文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4.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达到“诵读成诵”。2.古译文対照读,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全文大意。教学难点:1.读出古文的韵文。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提前布置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的资料和故事背景。教学过程:一、题目入手,
4、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鬼”的演变过程和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些字吗?(师板书鬼字)边板书边解释每个部分的含义。2.今天的课题是什么?(补全课题“活见鬼”——活着见到了鬼)3.指名说一说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口头禅。(学生举例)——这个口头禅就出自今天的这篇课文《活见鬼》。二、初读感知,读准字音.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骤。(指名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古文译文对照学习、查工具书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查作者资料了解故事背景、反复抑扬顿挫的诵读......文言文学习步骤:读顺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古文,理解词义;读懂古文,读好节
5、奏;读透古文,读出韵味。(课件出示)2.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4.出示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学生自读,注意把红色生字的读音读正确。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以足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俄顷遍体沾湿踉跄而至相视愕然呼(1)指名读、小组读。(2)出示“踉跄”一词,仔细观察“踉跄”二字,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足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怎样走路才算是“踉跄”?(做动作、在生字条边写上三遍。)(3)出示“愕然”一词,愕然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做个愕然的表情。(4)多音字:撩号(先出示不同读
6、音的意思,再出示词语,据义定音)5.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指名读课文,评价。)三、古今对照,读懂课文。1.课件出示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对照译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可与同桌合作,一个人读古文,另一个人读译文。再互相交换读一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感受字词意思并批注。)批注“值大雨、盖、蔽、偶不相值、俄顷、赴宴、亟奔入其门”的意思。2.汇报合作学习情况。(1)指名说字词的意思。(2)指名一个学生与老师对读,老师读现代文,学生读对应的文言文,注意听清老师的断句。指名一组学生对读第二部分,全体同学同桌练
7、习对读第三部分,注意根据句意进行断句。3.通过对读,发现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指名说。老师小结:文言文语言凝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4.要想把文言文读出韵味,该怎么读?指名说一说,按照所提到的要求,放慢语速读一读。(指名读课文,师评价肯定学生的朗读。)四、挖掘中心,品读课文(一)课文是一则笑话,到底哪儿最可笑呢?把你认为最可笑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二)学生汇报读,并回答为什么可笑。1.品味:“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1)指名读,评价。(2)指
8、名抓重点词语读(亟、奔入、踉跄、号呼……),评价。(3)读一读对应的译文,想像当时的情境,找出可笑的感觉来,再齐读这一段。(4)学生想像两人狼狈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然后再读。想象画面:第一个闯入者是谁?是什么样?进门可能说什么呢?(引导学生说一段话)第二个闯入者,想象一下,他是谁?又是什么样儿呢?进门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