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的文化阐释

恶搞的文化阐释

ID:38249576

大小:247.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3

恶搞的文化阐释_第1页
恶搞的文化阐释_第2页
恶搞的文化阐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恶搞的文化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37卷第4期,J11l。,20cr7,v01.37,No。4J讲l功曩l0fNorth、粑吼UniverBit)r(Philosophy肌dsocialScienc铭Edition)【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恶搞的文化阐释高字民(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陕西西安710069)摘要:为了深化对当下倍受关注且极富争议的恶搞现象的理解,结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探讨恶搞的审美逻辑和社会文化价值,认为恶搞的本质是戏仿,即通过对经典的、权威的、流行的文本拿来主义地

2、盗用,别有用心地篡改,来获得一种互文性的喜剧效果。在后现代语境中,恶搞中的戏仿消解了传统的讽刺力量,具有了强烈的游戏拼凑性,其用心并无特别的恶意,而是大众为获得自由宣泄的快感而进行的一种解构和狂欢游戏。关键词:恶搞;戏仿;喜剧性;审美文化中图分类号:B83旬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l(2007)04扪86旬32006年,中国大众文化领域“恶搞”成风:电影方面,胡戈拿陈凯歌的大片《无极》开涮,制作了网络小电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胡倒戈篡改了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杜撰了革命”红小鬼”热衷于PK选

3、秀的《潘冬子参赛记》;电视方面,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充满了对许多经典文学、影视作品及流行时尚故意歪曲的模仿;音乐方面,春节晚会的名曲《吉祥三宝》被重新填词,拼凑出《吉祥三宝·小偷版》、《吉祥馒头》等多个搞笑版本;网络图片方面,许多网络视频爱好者通过Ps技术将“小胖”——上海中学生钱志君回眸一瞥的照片与很多电影海报嫁接,催生出点击率极高的“小胖网”。另外,还有后舍男生的假唱MV、黄健翔世界杯解说“神奇意大利”的激情嚎叫等等,恶搞实践和作品层出不穷,精彩纷呈,使得恶搞成为2006年中国大众文化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恶搞,

4、顾名思义,就是恶意的搞笑,即通过恶作剧的方式取得喜剧性效果。在上述恶搞个案中,就有不少因其搞笑之“恶”而遭到有关方面的批评和谴责。比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无极》的恶搞,就遭到了陈凯歌的谴责。他向媒体宣称,要对作者胡戈的“无耻行径”起诉;《潘冬子参赛记》及其作者,也受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严厉批评。后来,这两位作者都通过媒体,公开向原影片的创作方道歉。然而,在媒体上和民间大众中,对于恶搞的反应则并非一致的高调反击,而是观点分歧,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戈辉梦工厂》等栏目

5、把一些恶搞个案的作者或当事人请进演播室,现场访谈。陕西电视台《开坛》栏目、《光明日报》就恶搞现象展开了专题讨论。就笔者的观察,以上的访谈、讨论大多是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视角着眼,侧重于对恶搞的是非道德评价。对于恶搞作为一种喜剧手法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意蕴,基本上是语焉不详。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当下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从喜剧性角度切入,对恶搞的审美文化内涵进行一番必要的梳理和审视。一、恶搞的实质:戏仿恶搞作为一种喜剧性创作,其核心的手法是戏仿,即通过戏弄性或游戏性的有意“拙劣”模仿、歪收稿日期:2007描-13;修回日期:20

6、07甜-27基金项目:陕西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J001Z)作者简介:高字民(1970一),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高级工程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从事文艺美学、影视艺术学的研究。万方数据曲篡改他人的作品、风格、态度来获得取笑逗乐的喜剧效果。在西方,戏仿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8topha聃8)“善于使用谐摹手法,戏拟悲剧中的诗句和宗教仪式中的祝词"【11。悲剧诗句和宗教祝词的严肃内容和庄严风格经过戏仿之后,变成了令人捧腹的喜剧元素。这里,喜剧效果产生于源文本和新创文本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对立统

7、一的艺术张力:在内容意趣上,两者冲突强烈,差异鲜明,而在形式风格上,它们则有近亲式的相似性。巴赫金(B枷ltin)是第一位真正将戏仿纳入理论视野并发掘其文化审美内涵的学者。他基于“对话主义”的学术方法论,非常关注“双声语”——具有双重指向的语言现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问题》中,他列举了仿格体(摹仿风格体)、讽拟体(讽刺性模拟体)、故事体、对话体(指表现在组织结构上一来一往的对话)等几种双声语现象心】(麟)。对于讽拟体,巴赫金指出:在讽拟体里,不同的声音不仅各自独立,相互问保持着距离;它们更是相互敌视,相互对立的

8、,因此,在讽拟体中,必须特意让人十分突出、十分鲜明地听到他人的声音。[2】(聊)讽拟这种戏仿体裁中,互相冲突、对立的声音各自独立,多音齐鸣的特征和当代文论的“互文性”概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是和一般文本的互文性相比,戏仿的互文性的不同在于,它是十分突出、鲜明的,是作者有意为之,特意要引起接受者的注意的。简明地说,戏仿的模仿,是创作者对一个源文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