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颜氏家训_中的孝道观述论

_颜氏家训_中的孝道观述论

ID:38171737

大小:213.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1

_颜氏家训_中的孝道观述论_第1页
_颜氏家训_中的孝道观述论_第2页
_颜氏家训_中的孝道观述论_第3页
_颜氏家训_中的孝道观述论_第4页
_颜氏家训_中的孝道观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_颜氏家训_中的孝道观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5期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10月Vol.33No.5JOURNALOFLINYIUNIVERSITYOct.2011《颜氏家训》中的孝道观述论张仁玺,孙明霞(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颜氏家训》中的孝道观主要体现在重视对子女的孝伦理教育,主张父慈是子孝的重要条件,要求子女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尊敬父母,还要以礼安葬和祭祀父母。《颜氏家训》主要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观,但对儒家的孝道观又有所变通和发展,更适合了民众的需求。《颜氏家训》所宣扬的孝道观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关键词:颜之推;《颜氏家训

2、》;孝道;影响中图分类号:K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51(2011)05-0104-05收稿日期:2011-09-16作者简介:张仁玺(1958—),男,山东海阳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社会史。家训是南北朝时期一些世家大族对家族成员就难以纠正了。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从小进行孝伦理教育的重要载体,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在自己九岁时,由于沂市)人颜之推(531-约595年)所著的《颜氏家父母去世,兄长便承担了抚育自己的职责。但兄长训》就带有这个明显的特征。宋人沈揆在《颜氏家“

3、有仁无威,导示不切”,加之自己“颇为凡人之所训》跋中称:“此书虽辞质义直,然皆本之孝弟,推陶染”,因而养成了“肆欲轻言,不修边幅”的坏习[1](P22)以事君上,处朋友乡党之间,其归要不悖六经,而惯,成年以后也难以彻底改掉。如果不对子女[1](P545)旁贯百氏。至辩析援证,咸有根据。”说明宣扬进行教育,只是一味溺爱,对他们的吃喝玩乐总是孝道是该书的主旨。《颜氏家训》中的孝道观主要放纵,任其所为,该告诫的反而奖励,该呵斥的却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面露笑容,等子女长大懂事了,就会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等骄横傲慢成为习惯时,才想到一、重视对

4、子女的孝伦理教育去管束制约他们,即使将他们捶挞至死也树立不《孝经》中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起父母的权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愤怒和子女[2](P2545)也。”说明无孝不成教,孝为教之本,孝伦理教的怨恨会与日俱增,子女有可能会成为道德败坏育是教育的根基。颜之推也特别重视孝伦理教育,的人。所以,如果对子女“无教而有爱”,特别是溺认为孝伦理教育是孝德产生的重要条件。爱,最终只会害了子女,更谈不上让他们孝敬父母颜之推认为,对子女的孝伦理教育要及早进了。在《教子》篇中,颜之推举例说,齐武成帝之子行。他指出,古代圣王在子女尚未懂事时,即由

5、太琅邪王高俨,是太子高纬的同母弟,天生聪慧,倍[1](P25)师、太保给他们讲解“仁孝礼义,导习之矣”。平受父母宠爱,吃穿用均与太子相同,养成了骄横放民百姓虽没这种条件,但也该在子女能看懂大人肆的品性。太子即位后,他也没有节制,吃穿用还脸色、明白大人喜怒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与当皇帝的哥哥相攀比,不懂得谨守为臣的本分。[1](P25)为则为,使止则止。”让小孩知道哪些事情该后来居然假传圣旨将宰相和士开斩首。最终被皇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这样等子女长到几岁时,就帝密令处死。其悲剧可说是其父母一手造成的。会因为懂事而免除笞杖的惩罚了。对于

6、进行早期颜之推强调对子女的教育既要慈爱又要严教育的原因,颜之推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1](P25)厉。“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1](P166)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为了保持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严形象,父母与子女如果不乘子女幼小时对其进行教育,到习性养成不可过分亲昵,不可不拘礼节,他说:“父子之严,104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是他母亲造成的。汉高祖刘邦与其宠妃戚夫人生[1](P30)则怠慢生焉。”狎,即是过于亲昵而态度不庄赵王如意,二人对其倍加宠爱。戚夫人日夜向刘邦重。简,即

7、是交往随意而不拘礼节。父母和子女之哭诉,想以如意代太子,终未成。刘邦死后,吕后即间,“简”就难以形成父慈子孝的人际关系;“狎”就毒死了如意,戚夫人也被折磨而死。赵王如意的会使子女产生放肆不敬之心。颜之推认为,父母对死,实际是他父亲造成的。其他像刘表的宗族倾子女的教育可以采用体罚的方式。一般人不愿意覆,袁绍的兵败地失,也都是由于父母不能对子女教育惩罚子女,也并不是想让子女去犯罪,只是因一视同仁造成的。为不忍心看到子女因受责骂而脸色沮丧,不忍心颜之推还认为,对女婿和儿媳也不应该或宠看到子女被荆条抽打皮肉受苦罢了。然而,教育子或虐,否则也容易引

8、起家庭不和与不孝现象的发[1](P28)女如同治病,“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因生。他说:“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而,为了教育好子女,对其进行体罚也是必须的。兄弟之怨生焉;虐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