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

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

ID:2528735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_第1页
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_第2页
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_第3页
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_第4页
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  家训是我国传统社会中约束家族成员行为规范的准则,是维系家长关怀和子女忠孝的纽带,是弘扬家族风气的载体。族长对族人的教诲,家长对孩子的劝勉,社会名流对大众的训告都可以通过家训得到良好的表达和传递。在我国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家庭教育一直备受重视。尤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熏陶中,搞好家庭教育不仅是个人需要,而且是国家需要,家庭教育被提升到了治国的高度,家训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彰显。《颜氏家训》是我国的家训名作,其中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值得深思。  一、家庭伦理教育的具体内容  《颜氏家训》颜之推,生平经历坎坷,仕于梁、北齐、北周、隋,自叹“三为

2、亡国之人”。这本书是他立身处世的经验之谈,所以此书内容丰富。家庭伦理教育体现在《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这五篇,主要涉及家庭成员之间行为规范,包含阐述子女教育问题、论述兄弟关系,强调丈夫慎重对待续弦再娶,表达治理家庭的观点等内容。  (一)子女教育方面  教育内容。在《教子》篇中谈了怎样做:“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1](P11)强调父子之间的关系不可以过分亲昵,不可以不拘礼节。在这一篇中,把父母的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子女管教:“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一种是对子女没有管控:“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对于前者,赞同,“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3、。对于后者,认为不可取:“逮于成长,终为败德”。[1](P8)所以,认为应该及早教育孩子。  教育方法。首先,提到要处理好严厉和慈爱的关系:“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1](P8)父母要做到严厉而又慈爱;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也谈到宠爱有时是对孩子的伤害:“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1](P14)所以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严厉与慈爱的重要性,平等对待孩子,不能过分宠爱孩子。  (二)兄弟相处方面  告诫人们兄弟之间要相互友爱:“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

4、1](P18)只有兄弟之间才会这样相互爱怜。  阐述相互友爱的重要性:“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1](P19)如果兄弟之间不和睦,连僮仆之间也会互相敌视。  对待兄长的态度:“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1](P21)弟弟能像侍奉父亲那样对待兄长,兄弟之间就会互相友爱。  影响兄弟之间关系的因素,比如妯娌之间的关系,“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者,鲜矣。”妯娌之间本身就是陌生人,处于容易产生争执的环境里,能够不产生嫌隙的实在很少。“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1](P20)如果

5、妯娌都能以宽恕的心态处理事情,用对待自己子女的态度对待子侄,那么这种不和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三)慎重对待续弦再娶之事  列举实例证明后娶的妻子往往易导致家庭矛盾:“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仇,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1](P27)因为父母宠爱异性孩子会招致自己孩子的怨恨,继母虐待前妻的孩子则会使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四)治家观点  家庭中的上行下效关系:“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1](P32)做父亲的不慈爱,子女就不会孝顺,兄长不友爱,弟弟不会恭敬;丈夫不讲情义,妻子不会温顺。  把

6、握好治家的宽严标准。“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P32)并且规范了家庭成员日常行为:“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1](P42)“勿为妖妄之费”。[1](P43)  二、家庭伦理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家训是儒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产物,是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家训不能摆脱封建统治的影响。《颜氏家训》虽被奉为家训中的经典,但是仍旧是精华与糟粕并存,一些有关教育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在《教子》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1](P8)认为,智商高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材,而智力低下的人,即使教导也没有作用。这

7、种教育思想在封建社会教育不能普及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今天看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高智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不仅不能让妇人干政,而且在家也没有地位,不可主事。“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1](P37)女子凌驾于男子之上,有可能招致祸患。对女性的歧视:“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1](P41)女儿不论是出嫁还是待嫁在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