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德育工作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情况的变化对初中学生产生了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笔者试着在本文总结这些因素,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做好德育工作的措施。关键词:初中生德育一、德育的涵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个“德”是指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品德,中国人自古尚德,德高者为师。而当今,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十分重要,并把德育视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教育。德育包括两层意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
2、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二、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开展难度加大的因素6(一)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广大的媒体宣传都给人带“洋”字的信誉好、品质高、影响大的印象;人们也常有“这孩子有出息,以后准会出国”之说,这些信息让孩子们很容易得出结论:“中国就是不如外国好”;一些不健康的录像、书籍、游戏、网站等,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内容,对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极易
3、产生腐蚀作用。(二)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他们产生叛逆的心理。同时,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这样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 部分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感到了迷茫,他们现在成了孩子的“钱包”;指责孩子自私,只有自我,没有他人。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孩子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令人担忧,与孩子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孩子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已经丧失了很多本
4、应该拥有的快乐。还被冠以问题少年,觉得十分委屈,以至于矛盾双方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与父母之间有代沟。(三)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高尚信念,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存在迷惘和偏差。6据调查,崇拜伟人和英雄模范的未成年学生不足20%,而崇拜歌星、影星、大款、大腕的学生却高达34%。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有了钱,干啥都不难”。有的学生为了竞选班干部,竟用请客吃饭的形式拉选票。还有的学生贪图享乐,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部分学生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一味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而不懂得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同样负有相应责任,缺乏对他人最起码的理解和宽容;在遇到挫折时,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陷入慌乱
5、沮丧,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轻生。二、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措施以上的因素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并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针对此类问题,作者提出下列几项措施:(一)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对话”的交流过程,是两方纯粹作为“人”的相遇,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仅仅强调上述某一方面都是片面的。根据现代的教育观点,教学活动过程是以“对话”为基础,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立建构相统一的过程。既然是以“对话”为基础,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平
6、等、民主的交往关系下,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旨在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具有与一般“对话”交流不同的特点,因为教学是有特定目的、方向和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学和发展是负有重要责任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6并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指明方向。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基于这种观念,我们应该在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及整个学习过程的平等基础上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一个平等、民主的实践活动,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模式。具有平等友好、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师生关系就会变得融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
7、有益身心健康成长。(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利用雕塑、标语、草坪和花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怡情励志;利用好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努力建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和寝室文化,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校徽、校歌、校报、校风、教风、学风等展现校园精神,让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建立“德育活动室”,完善并充分利用好符合新课改理念,使其成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