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12007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导学案《隆中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隆中对》导学案课前导学案课题:23《隆中对》课型:自读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学习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习难点: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学习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习时间:3课时第一、二课时一、预习导学: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陈
2、寿,字,朝人,家。诸葛亮,字曾隐居隆中,后做丞相。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3、给加点字注音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二、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3、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523、《隆中对》导学案(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通假字的音、形、义。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意思是)自董卓已来已,(已,通“”)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齐读课文。(三)疏通文意。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躬陇亩好每时莫之许友善信然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屯
4、器谓……曰与俱来就见屈致枉驾顾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由是遂诣凡乃见因屏汉室倾颓窃命孤度德量力信用猖獗已计安4、请学生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已来不可胜数众寡非临…,抑亦谋挟令诸侯争锋国险而民附援囹利尽此用武之国殆资险塞天府之土因暗弱殷存恤胃信义著总揽岩阻戎夷越修政理身箪食壶浆诚如是日三、合作学习1、一词多义:谓谓为信然()谓先主日()已然志犹未已()自董卓已来()已历三世()信谓为信然()信义著于四海()欲信大义于天下()然谓为信然()然志犹未已()用遂用猖獗()贤能为之用()此用武之国()2、词
5、性活用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壶:)3、句式(翻译出来)(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523、《隆中对》导学案(2)省略句。君与俱来。(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四、练习反馈:(一)翻译下列句子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3.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4.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二)课后练习二题(三)课外完成翻译全文第三课时一、预习导学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
6、是怎样?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523、《隆中对》导学案二、合作探究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曹操:孙权:刘表:刘璋:张鲁:曹:不可争明察天下形势,提出策略孙:刘表、刘璋、张鲁(荆益二州):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4、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
7、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四、练习反馈1、凡三往,乃见。即是的故事。2、对对联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523、《隆中对》导学案第三十八回 ()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3、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对文中涉及的人物进行了解。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