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

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

ID:37640257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7

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_第1页
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_第2页
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_第3页
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_第4页
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认识不等式科目数学教学对象蒲中262班学生课时1提供者史军军单位蒲县第一中学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的意义。2、能够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已知不等式的解。(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问题的探索,适当渗透变量知识,让学生发现不等式的解和方程的解的区别。2、通过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过程,体会现实世界各种各样的数量关系,有等量关系也有不等量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不等式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讨论、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二、教学内容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一

2、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简单的应用,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是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知识的基础。通过实际问题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相等与不等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用不等式表示不等的关系,是代数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三、学情分析(一)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在小学阶段已有所了解。(二)学生

3、已初步具备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解释和检验”的数学建模能力。(三)学生已初步具备探究和比较的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一)教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目标教学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以观察实例为基础,用归纳的方法形成概念,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的过程,再现知识的“发生”和“发现”及“形成”的过程,揭示事物发展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辩证规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信心,又有利于接受知识;也有益于形成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解决的能力。(二)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构想的核心思想是:通过

4、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由于不等式及其解的概念是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因此是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不等式的解不是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数值,而是适合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的全体,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出示问题一:问题一、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某班的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已知这些同学分开买票所花的钱和集中买30张票的钱是相同的,试问这个班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学生独立解答问题一(1)为问题二解

5、答作好铺垫。(2)为了让学生对方程与不等式有比较。(3)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出示问题二:问题二、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那么,究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浪费”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形成结论。(1)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讨论完本问题后,引导学生用另一种方法——不等式来进行认识,从而引出不等式。(

6、2)培养学生的类比、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对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比较,从方程的概念和解,引出不等式的概念和解。(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示练习题1.用不等式表示:(1)x的三倍大于5;(2)y与2的差小于―1;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运用新知,突破重点。(2)注重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间的“翻译”。(3)x的2倍大于x;(4)y的1/2与3的差是负数;(5)a是正数;(6)b不是正数;2.用“〈”或“〉”号填空:(1)7+34+3;(2)7+(―1)4+(―1);(3)7×34×3;(4)7×(―3)4×(―3);出示拓展题型:(1)解方程3x-10=x(2)请你找出

7、3x-105的解?哪些不是?―3,―2,―1,0,1.5,2.5,3,3.5,5,7.共同探索,解决问题。板演同学一部分,自己独立完成一部分。(1)从方程的解迁移到不等式的解,突破不等式的解是适合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的全体这一难点,使学生及时掌握、运用新知识。(2)通过练习的设计,使学生感受不等式的解不是一个或几个具体数值,加深对不等式解的理解。出示小结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2)通过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