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91281
大小:204.3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5
《古代汉语代词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UMA105Oct27,2006測驗三30分鐘代詞教材319-335一、古代漢語代詞概述古今漢語代詞的區別:首先一點“或"和“莫";“者"和“所"。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第二點不同的地方是: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都用了許多與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第三點不同的地方是: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體系還不完備。無“他"。《孟子》:“王顧左右而言他。”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其址"可以對譯為“它的腳下",後面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二、人稱代詞古代漢語中的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
2、都使用了許多個字,形式繁複。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吾與汝事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於夫子,爾罪一也。(禮記,檀弓)皋陶曰:“朕言惠"。(《尚書,皋陶謨》)朕皇考曰伯庸。(屈原《離騷》)如果孔子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朕古代漢語有兩個第一人稱代詞的系統,一是*ŋ-係(聲母是*ŋ-),二是*l-係(聲母是*l-)。殷商時代:複數單數ŋ-係第一人稱代詞l-係第一人稱代詞吾,平聲,作主語余,平聲,作主語我,上聲,做賓語予,上聲,作?語今者吾喪我謙稱和尊稱古人常常用謙稱來代替第一人稱代詞,例如:昭王南征而不復,
3、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臣從其計。(《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史記》)僕非敢如此也。(司馬遷《報任安書》)用尊稱來代替第二人稱的。例如:子將若何(《左傳,昭公三年》)足下事皆成。(《史記,陳涉起義》)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傳,僖公四年》)起第二人稱代詞的作用。名和字文倦於事。(《戰國策,齊策》)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少卿抱不測之罪。(司馬遷《報任安書》)第三人稱代詞: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左傳,曹劌論戰》)例句中的“其"作定語,相當於“他們的";例句中的“之"作賓語,
4、相當於“他們"。“之"嚴格說來,是泛指齊軍敗逃的情況。有的“其"字容易被看作主語,其實仍是作定語。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遊》)六朝:渠、伊“伊"和“渠"。例如:伊必能克蜀。(《世說新語,雅量》)女婿昨來,必是渠所竊。(《三國志,吳書,趙達傳》)佢唐朝高適漁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鈎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問他不開口。三、疑問代詞(1)指人的疑問代詞誰孰父與夫孰親?(《左傳,桓公十
5、五年》)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醜上》)這兩個例句是指人,也都用作主語。再看下麵的例句: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盡心下》)天下之害孰為大?(《墨子,兼愛》)“孰"除作主語外,也可以作定語、賓語。例如:孰王而可叛也。(《呂氏春秋,行論》)王者孰謂?謂文王也。(《公羊傳,隱西元年》)孰與:用來比較人物的高下或事物的得失: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史記》)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吾與徐公孰美?(《戰國策》)吾孰與徐公美?(《戰國策》)(2)指事物的疑問代詞指事物的疑問代詞主要有“何"、“胡"、“曷"、“奚"。“何"字用作賓語,只指
6、代事物,而不指代人。例如: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曰:是何也?曰:無何也。(《荀子,天論》)夫子所論,欲以何明?(《史記,太史公自序》)“何"字用作定語,也多指示事物。例如: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傳,齊桓公伐楚》)“何"還用作狀語,表示“為什麼"、“怎麼"的意思,多用在反問句中。例如: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左傳,曹劌論戰》)先生坐,何至於此?(《戰國策,魏策》)“胡"、“曷"、“奚"的使用範圍比“何"要窄的多,這三個字一般是用作狀語,表示“為什麼"、“怎麼"。例如:胡不見我於王?(《墨子,公輸》)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勸學》)子奚哭之悲也
7、。(《韓非子,和氏》)胡為至今不服也?(《戰國策,齊策》)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奚以知其然也?(《莊子,逍遙遊》)“奚"有時也可以用作動詞的賓語表示事物或處所。例如:“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許行》)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遊》)“曷"常用來表示時間。例如: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尚書,湯誓》)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詩,王鳳,君子于役》)(3)指處所的疑問代詞“安"“惡"“焉"是古代漢語專指處所的疑問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哪裏",用在反問句中的一般是作狀語,也可以用作賓語。
8、例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惡能治國家?(《孟子,滕文公》)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