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

ID:37253094

大小:10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0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_第1页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_第2页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_第3页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_第4页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作者:张汉林(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来源:历史教育学会的博客“史”和“论”的关系,学术界历来就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常用的说法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但是,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在历史教学中,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相关的易出现问题的现象有:现象一:引用史料,不作鉴别。有些史料,如长城运河、宝剑瓦当,一般不存在误导后人的问题。但另一些史料

2、,如对历史事物的记载或评论,受作者的立场或动机的限制,有很强的主观性。教师在引用史料时如果不加辨别,很容易“上当”,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不科学。   讲《戊戌变法》时,很多老师喜欢引用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用这个材料干什么呢?说明戊戌变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值得商榷的。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斩,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海内外的舆论大多指责康、梁误国。康、梁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他们还力图争取

3、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于是,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匆匆写成此书。这样特定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话。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定论。和同时期的其他材料作比较,我们会发现,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这也是学术界公认的观点。

4、总而言之,梁启超的叙述夸大其词。对此,后来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供认不讳。现象二:史料单一,与结论不匹配。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出示一则史料或史实,然后就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无法启迪学生思考。这个结论,通常是教科书中的结论。因而,史料仅是观点的注脚,其作用是印证教科书的结论,增强教师的说服力;而非激活学生的思维,在鉴别、比较之后构建认识。其次,史料与结论不匹配。结论有大小,所需证据不一样,对思维严谨程度的要求也有差异。上海交大附中的彭禹老师认为,重大结论一般结论可以一般证据证明,重大结论

5、须以重大证据证明,非常结论则非常证据必不可少。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史料与结论不匹配的现象。比如,在《五四运动》教学中,仅用一段材料“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是无法得出“五四运动群众基础比较广泛”这个结论的,必须综合有关家庭妇女、商人、学生、工人等各阶层的表现方可。现在的高考试题常常考查史料与结论的匹配性,进而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以上海市的一道试题为例:2004年3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A.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B.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

6、的历史C.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D.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上海是否是陶瓷中心”,取决于上海的陶瓷成就及其与外地的对比,仅凭本地一只陶器是无法说清的。“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一则上海不能代表吴越,二则欠缺农业材料,三则畜牧材料仅此一陶器,说服力严重不够。至于“青浦的先民使用的颜色”,史学界有个说法,“说有易,说无难”,也就是,说有红色容易,说没有其他颜色难。因此,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仅仅只能说明上海先民曾经驯化过猪而已。   现象三:史料虽多,却为一类。有的教师为论证某个观点,出示了大量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都是

7、某一类别的材料,或者角度一样,或者意图一致。材料虽多,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说,为论证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的一座丰碑,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引用了大量史料:梁启超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吴玉章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

8、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陈旭麓说:“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这些材料,不可谓不经典,不可谓不深刻。在史料的感染下,学生可能会认同教师的观点。但是,当好学深思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否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