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强化编辑的读者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强化编辑的读者意识陈晓东摘要读者是编辑工作最根本的对象,是编辑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读者,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无法实现。了解、研究读者心理是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编辑必须根据读者心理来开展编辑工作,策划选题,编辑书稿,适应读者,吸引读者,进而引导读者,繁荣出版事业。关键词读者心理读者层次读者兴趣图书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广大读者提供大量的优秀读物,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文化需求。编辑心中要有读者,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读者意识。只有通过了解和研究读者的心理、层次和兴趣,才能提高编辑工作的
2、自觉性,编出适销对路的图书,满足市场的需求。一、读者是编辑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图书只有作为商品进入流通并被社会所接受时,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尽管编辑工作的直接对象是书稿,但编辑劳动的最终实现是由读者来决定的,离开了读者,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无法实现。编辑,作为图书的策划者和出版者,在图书这种特殊商品生产和投入市场之前,必须深入、广泛地了解各种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点,研究图书市场的走
3、向,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自己的出版战略,确定自己的选题计划,设计策划出适合读者需求、适合市场需求的图书。这种对市场和读者的前期分析和预测,可以减少图书生产的盲目性,使所出版的图书适应市场的竞争。编辑工作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积累、建设与传播,编辑借助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特殊功能,引导读者的文化消费,为推动社会进步而服务。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编辑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与作者作为传播者一方,从属于广大的读者,即社会受众一方。编辑出版活动的宗旨和目的体现在受众即读者
4、的选择上,编辑策划图书的优劣成败,从根本上说是由读者来检验和评判的。巴金曾经说过:“编辑不可能跟读者对着干,硬要编一本没有人看的刊物。”当然,读者对图书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通过图书出版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信息反馈给编辑,表明读者对图书的选择和评判。如果图书出版后遭到读者的冷遇,那么说明编辑在策划选题和判断书稿上存在失误,反之则说明编辑的前期—102—分析和预测符合图书市场的客观需要,符合读者的需求。二、了解与研究读者心理是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一个编辑怎样才能使自己编辑出版的图书为读者所接受呢?要
5、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求编辑强化读者意识,围绕读者心理开展编辑工作。因此,了解、研究读者心理是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编辑强化读者意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读者对象的多样性由于读者在年龄、层次、身份、职业上的不同,造成了各类读者在图书需求上的多样性。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由于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而对图书需求有明显的差异。老年读者对健康养生保健类图书情有独钟,少儿读者天真烂漫,求知欲强,对美丽的童话故事、奇妙的科幻读物爱不释手。不同学历的读者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文化层次,也决定了他们对图书选择有着很明确的范围
6、和指向性。他们一般都选择与自己文化水平相当,与各自所攻专业相关的图书。除了社科类图书与科技类图书的明确分界,即使在对文艺书籍的选择上,不同文化水准的读者对“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也是各取所需。不同职业的读者,一般只注意选购与本职业知识有关的图书,这是由于他们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知识结构所致。编辑在策划编辑每一本图书时,都要充分考虑图书的不同读者对象,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才能避免图书出版的盲目性。2.读者兴趣的可变性读者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些图书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他们对某些图书给予特别注意和特别关
7、爱。读者的读书兴趣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随着社会需要、生活条件和自身的知识结构而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编辑应了解、预测和把握读者兴趣的新特点,对出书品种、出版战略作适时的调整。如果对读者兴趣的变化和发展情况缺乏明确认识,很可能造成出书的盲目和失误。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类图书走俏市场,一时间不少出版社纷纷卷入“计算机图书”大战,但在铺天盖地的计算机图书充斥市场之后,大量重复出版物使市场趋于饱和。然而,一些出版社并未意识到这种趋向,仍然盲
8、目出版,结果造成了此类图书产品的积压。相反,如针对读者兴趣的变化,挖掘读者的潜在需要,适时推出新的图书品种,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上海少儿出版社和安徽少儿出版社的编辑在“童话选编类”图书风靡市场时,没有去迎合这股潮流,他们针对少儿读者希望读到反映他们自己生活的原创类作品的潜在兴趣,适时推出了少儿文学作家秦文君的优秀小说《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该系列书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受到少年读者的欢迎。3.读者购书的目的性读者的购书行为受其自身的职业、文化、兴趣、经历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购书行为有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