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36311
大小:46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7
《《为什么它们平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证明(一)§6.3为什么它们平行连州市北山中学成庆忠一、教材分析:(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对简单的证明步骤有较清楚的认识,这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2)会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推理论证“两个判定定理”,并能应用这些结论。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探索、讨论、推理等活动
2、,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会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推理论证“两个判定定理”,并能应用这些结论。教学难点:推理过程的规范化表达。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引探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即在活动中教师着眼于“引”,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着眼于“探”,通过探索活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发展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2、教学手段:为提高
3、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借助于投影仪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引入一分钟的录像放映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和直观演示,这样可以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数学论中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原则。6三、学法分析: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创新,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采用多种手段,从创设情境、探索新知、灵活运用、归纳小结,这些层层深入的环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掌握学习的方法。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启发诱导,探索新知----灵活运用,深化理解----归纳小结,强化思想------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1、放映1分钟海军作战录像,并用flash动画展示潜望镜的结构和制作原理,从而导出课题----为什么它们平行。2、回顾: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并从中引出两个要推理论证的判定定理:(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注:上节课我们谈到了要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除公理、定义外,其他真命题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活动目的:利用
5、录像和flash动画展示现实情境,一方面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打开学生的社会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在问题的设计和回顾中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去获取知识。第二环节:启发诱导,探索新知活动内容:探索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命题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6这样我们经过推理的过程证明了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我们把这个真命题称为: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这一定理可简单地写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注意:(1)已给的公理,定义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以后都
6、可以作为依据,用来证明新定理。(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在初学证明时,要求把根据写在每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内。活动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步掌握几何证明中的转化思想,掌握“执果索因”的分析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证明的条理性和层次性,辅导学生会学,以巧妙突破重难点。探索2.①命题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其证明过程,方法可以多种。教师借助于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结果。)6这样我们就又得到了直线平行的另一个判定
7、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出了平行线,你认为他的作法对吗?为什么?(学生操作并合作交流,由学生找出多种证明方法)活动目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到已证过的定理可以用来证明相关的命题,并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格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学生动手操作的需要导致合作交流的必要,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突破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第三环节:灵活运用,深化理解活动内容:(1)、把全班分成四大组,由各组派一名代表通过竞争式回答一个问题,夺取旗帜。(问题设计的内容较为容易)(2)、第五面旗帜设计的是一个较为开放性的几何
8、证明题,看四大组中哪个组的同学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解答出此题,以赢得旗帜。对于其它的证明方法由学生补充。第一、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