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ID:36845049

大小:1.63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5-10

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孟长功2009.4济南大一化学教学的任务使学生系统掌握无机化学的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兴趣更重要;与高中课程相衔接---学习方法要有转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激发兴趣,转变方法,挖掘潜能例1:气体的扩散问题由气体分子运动论,得到分子运动的规律,并衍生出一个公式:VA/VB=(MB/MA)1/2可以用这个公式研究气体的扩散。例题:(71.3厘米)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同时从一根120厘米长的玻璃管两端分别向管内自由扩散,两气体在管内什么位置相遇生成氯化铵白烟?问题:1.按题目要求计算出白烟出现的位置

2、。2.如何保证白烟的位置与计算结果符合?3.扩散的时间可以预测吗?4.生成白烟之后会有什么现象?实验装置现象:现象:学生认为:1。气体的扩散速率不但与分子量有关,还与气体的分压密切相关,符合菲克定律: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形成环状固体,气体扩散或固体的生成是不均匀的;3。只在分压低的一侧生成固体说明固体的生成会进一步影响气体的扩散。例2:离子极化问题的讨论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变形,这种现象被称作离子极化。由于离子极化的存在,使得化学键从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化合物的性质。影响离子变形性的因素包括:离子大小、所带电的多寡及符号、电子构型等。R(S2-)=184p

3、m阳离子的离子半径接近R(Pb2+)=119pm,R(Sr2+)=118pm但电子构型不同:Sr2+:4s24p6,Pb2+:6s2**两物种之溶解度显著不同。在PbS中,由于离子极化的存在,离子的形式电荷降低,键型向共价键过渡。1.SrS和PbS性质的差别2.由复合氧化物到含氧酸盐SiO2是一种简单的氧化物。将硅交替地用铝和磷代替,则得到SiO2的等电子体化合物---AlPO4。但由于P(V)较Al(III)有更强的极化能力,而使Al—O>P—O,但配位类型没有变化。AlPO4为复合氧化物。但如果用La3+代替Al(III),La3+被7个氧原子所围绕。由于La3+的极化能力较P(V)

4、弱许多,La—O较P—O大出许多,使PO43-成为独立原子团,复合氧化物变为含氧酸盐。**碱土金属硅酸盐结构的变化给出很好的例证:从硅铍石Be2SiO4到Mg2SiO4,阳离子的配位数由4变为6,再到钙、锶和钡,配为数则增大到8,9或10,M—O的键长也明显大于Si—O键长。因此,Be2SiO4为复合氧化物,为含氧酸盐,而为从复合氧化物向含氧酸盐过渡的晶型。由于离子极化的差别,使晶型发生变化,化合物的性质也随之变化。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每一章都设计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要给出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去自学;要有相应的检查措施督促学

5、生自学。在元素化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延伸思考”,使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应试教育所培养和选拔的人才第一门化学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兴趣,转变方法,挖掘潜力元素化学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例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差别为什么常温常压下CO2和SiO2存在状态显著不同?---前者为分子晶体,微粒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熔沸点低,因此常温常压下为

6、气态;后者为原子晶体,微粒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熔沸点高,因此常温常压下为固体。为什么二氧化碳不像二氧化硅那样以原子晶体存在?---键能的数据可以给出解释:C—O360kJ/molC==O803kJ/molSi--O464kJ/molSi==O640kJ/mol碳氧之间形成两个双键比形成四个单键稳定,因此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氧用去全部的两个价键后不再以无限的聚合状态存在;硅氧之间形成四个单键比形成两个双键更稳定,因此硅氧单键中的氧还剩余一个价键与另外一个硅原子结合,形成无限的聚合状态。为什么碳氧键和硅氧键的键能会有差别?哪些因素影响键能的大小?1、原子半径(原子性质)或键长(键性质):原子

7、半径越大,键能越小;2、成键原子轨道的种类:p轨道形成的单键较s轨道形成的单键强;3、孤对电子的排斥作用:由于孤对电子间排斥力的存在将使键的强度降低;4、原子间用于成键的电子数目:电子越多,间的强度越大。5、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原子之间选择哪一种方式成键,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般情况下,半径小的原子间成键,双键或三键有优势。因为原子体积小,有利于p轨道的重叠形成双键,而且形成双键后又降低了电子之间的斥力。因为氢原子除成键电子外没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