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64451
大小:76.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师说作业正式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7•师说作业(十三)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拮据/拘泥••蟠桃/幡然悔悟••择菜/择师而教••B.庸俗/雍容••须臾/阿谀奉承••解惑/解甲归田••C.谄媚/诬陷••巫医/占卦卜筮••经传/千古流传••D.翔子/啖食••贻误/百战不殆••句读/百读不厌••2.下列句子屮,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巫医斥师百工之人••百工:各种工匠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圣明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书以及解释经书的著作D.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古人流传下来的各种优良传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故无贵无贱乃不知有汉,
2、无论魏晋••泯然众人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臣与将军戮力攻秦■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士大夫之族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不拘于时••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C.其皆出于此乎其孰能讥之乎■臣诚恐见斯于王而负赵■D.其智乃反不能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A.作《师说》以贻之■B.不耻相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故释先王之成法,法其所以为法
3、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吾知所以距子矣4.在古代诗文题目中,往往含有文体标志词,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全表示文体的一项是()A.《师说》《马说》《捕蛇者说》B.《左传》《张衡传》《屈原列传》••••••C.《琵琶行》《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D.《过秦论》《岳阳楼记》《七律》•••••••5.下列各句屮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正确的一项是()贻:赠送师:老师道:道理闻:懂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4、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Z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英皆11!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5、。士大夫之族,口师口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口:’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鄰子、萇弘、师襄、老聃。鄰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9、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很多人。••c是故无贵无
6、贱,无长无少……无:无论,不分。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哪,岂。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C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D人非生而知之者小学而大遗1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句用一个叹词,表明作者对当吋不从师学习的风气的感叹。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两个程度副词“益”,旨在说明由
7、于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不相同。B.“彼童子Z师,授Z书而习其句读者也”,作者认为那些童子Z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引用士大夫的话,写出了其荒谬,带有讽刺意味。二、理解性默写。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収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