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篇第九

论语子罕篇第九

ID:35019571

大小:6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16

论语子罕篇第九_第1页
论语子罕篇第九_第2页
论语子罕篇第九_第3页
论语子罕篇第九_第4页
论语子罕篇第九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子罕篇第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解】本篇篇名取“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句“子罕”两字为篇名。上篇谈先圣,本篇谈至圣,先圣即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至圣即孔子,本篇谈至圣的德与行。大体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孔子的谦虚谨慎。具体的有孔子的慎言、慎名、慎礼、慎绝。慎言,即“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慎名即“达巷党人”章。慎礼有三章,麻冕之礼,从众不苟简,齐衰之礼,与人恭敬谦和,弟子行诈伪之事,孔子正真伪之礼。慎绝则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二、谈孔子的才能学艺。具体的有孔子的多学,多知,多能,多艺。多学,有“天降斯文于我,文不在兹乎?“仰钻瞻忽

2、”之学,浩瀚无边。多知,叩两端而获知。多能,多能鄙事是一能;出事公卿,入事父兄是二能;正乐,使“雅颂各得其所”,是三能。多艺,我不被任用,“故艺”。三、谈孔子劝学励学。劝学,“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励学,“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语之而不惰者。”“夺帅不夺志。”四、谈孔子的哲学思想。如“凤鸟不至”,“逝者如斯夫”,“苗而不秀”,“后生可畏”,“岁寒知松柏”。“仁”,“智”,“勇”,均为孔子之哲学。“未见好德如好色”,共学、适、道、与立、与权之变化,归隐之想,唐棣之思等等。【原文】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注释】①罕:稀少。 ②利:功利。③与:此处指称许、赞同。【语译】孔子很少谈为何牟利,却称许天命和仁爱。【解读】本章谈“利”、“命”、“仁”。因“利”字意见较为一致,无大分歧,“命”、“仁”分歧颇大,搜罗前贤,略有四说:一、罕言说;二、多言说;三、赞成说;四、赞许说。一、罕言说。诸如魏•何晏,唐•皇侃,宋•朱熹,均持此说。何晏《论语集解》:“罕者,希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寡能及之,故希言也。”皇侃《论语义疏》:“言者,说也。利者,天道元亨,利万物者也。与者,言语许与之也。命,天命,

4、穷通夭寿之目也。仁者恻隐济众,行之盛者也。弟子记孔子为教化所希言,及所希许与人者也。所以然者,利是元亨利贞之道也,百姓日用而不知,其理玄绝,故孔子希言也。命是人禀天而生,其道难测,又好恶不同,若逆向人说,则伤动人情,故孔子希说与人也。仁是行盛,非中人所能,故亦希说与人也。然希者非都绝之称,亦有时而言与人也。”朱熹《论语集注》:“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今人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同意“罕言说”,他说:“我则以为《论语》中讲仁虽多,但一方面多是和别人问答之词,另一方

5、面仁又是孔门最高的道德标准,正因为少谈,孔子偶一谈到,便有记载,不能以记载的多便推论孔子谈得也多。孔子平生所言,自然千万倍于《论语》所记载的,《论语》出现孔子论‘仁’之处,若用来和所有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还是少的。”第二种多言说。认为孔子很少言利,而最多谈的是“命”与“仁”。近人康有为主此说。他根据《礼记•曾子问》:“称‘孔子与老聃助祭于巷党’巷党是鲁地,下章‘达巷党人’之‘达’应属此章,故应断句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意思是“孔子最少言莫如利,最通达多言者莫如命与仁。”(近人康有为《论语注》)

6、第三种赞成说。认为孔子很少谈利,却赞成命与仁。金•王若虚、清•史绳祖主此说。金17/17•王若虚《误谬杂辨》中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许也,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到利,却赞成命,赞成仁。清•史绳祖《学斋佔毕》说:“子罕言利者,独利而已,当以此四字为一句,作一义。曰命曰仁,皆平日所深与,此当别作一义。‘与’如‘吾与点也’、‘吾不与也’等字之义。”第四种赞许说。认为所谓罕言仁者,乃不轻许人以仁之意。清•阮元、近人杨树达主此说。清•阮元《论语•论仁篇》说:“孔子言仁者详矣,曷为罕言也?所谓罕言者,孔子每谦不

7、敢自居于仁,亦不轻以仁许人也。”近人杨树达《论语疏证》说:“《论语》一书言仁者不一而足,夫子言仁非罕也。所谓罕言仁者,乃不轻许人以仁之意。与罕言利命之义似不同。”以上各说,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均有扞格难通之处,笔者不揣浅陋,试论如下。本章谈“利”、“命”、“仁”,文辞简古,前贤多方探索,歧解纷呈。多因未能注意其中一个极为普通却又至为关键的字,即“与”字。“与”在先秦语言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动词,它有赞许、赞赏、许可、同意等含义。当使用赞许、赞赏含义时,它所赞许的内容只是部分赞许,其中同时包括有部分不赞同,也就是

8、说“与”这个词在用于赞赏时,是部分肯定,部分否定,如:“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篇》其中的“与”字,含义十分明确,赞许童子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赞成他的“洁己以进”,不去理睬他过去的行为。“与”字表示部分赞成,部分不赞成。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先进篇》”孔子说:“赞扬言论笃实的人,但要辨识他是君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