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

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

ID:34662306

大小:81.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8

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_第1页
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_第2页
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_第3页
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_第4页
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辜鸿铭《论语》翻译思想探析———文化翻译的范例王东波摘要《论语》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体现,自其面世以后,即开始了不断的传播历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翻译最为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进行文化交流。辜鸿铭的《论语》译本抛却了“形式对等”的桎梏,采用损益、衔接、类比等策略,充分实现了文化传播这一原始和终极的翻译目的。关键词《论语》辜鸿铭翻译思想传播中图分类号B222.1;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11)02-0121-06作者:王东波,男,1964年生,山东龙口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济南250100儒学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中国,它是

2、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换言之,《论语》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作,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是中国任何一部著作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从明末清初开始,天主教传教士就开始了对《论语》的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上半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对《论语》的英译和传播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学术现象,而辜鸿铭作为华人独自全译《论语》的第一人,以其独步神州的英语造诣以及对儒家学说的精到的理解,在其译本中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准确的再现,充分实现了传播儒家思想的原始目的。一、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心路历程在人类历史的

3、长河中,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脱离外界而孤立地存在,它必定要在*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论语》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0BWXJ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与其他国家的不断交流中生存和发展。当不同民族精神之河的洪流奔涌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必将相互碰撞并不断汇合。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正是处于这样一个中西文明冲撞交汇的特殊时期,不仅有西学东渐的浪潮,也有东学西渐的暗流。在这两股潮流的碰撞中,翻译始终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让中国人放眼世界,让西方人了解中国。辜鸿铭正是生活在这一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年代。作为我国近代少有的精通中西文化的著名学者、

4、翻译家,辜鸿铭倾毕生精力于阐扬传播东方文化,在当时的国际上享有盛誉,西方人对之甚为推崇,尊之为东方文化的“圣哲”。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惨败,被迫割地赔款,地主阶级改革派开始睁眼看世界,思索中国的发展道路。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了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中国士大夫阶层和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在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上追逐西方的变法浪潮。而在西方游历多年、受过西方教育的辜鸿铭,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风俗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西方文明有种种弊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才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髓。他指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中国旧的秩序正在

5、消亡,他们欢呼新知和进步文明进入中国。但我个人却不相信在中国古老的秩序会过时,因为我知道旧式秩序、中国文明和社会秩序是一个道德的文明和真正的社会秩序,它符合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消亡。”①正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这样一种信念,辜鸿铭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儒经的翻译中。他要让世界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他在《论语》译序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愿望:“受过教育的有头脑的英国人,但愿在耐心地读过我们这本译书后,能引起对中国人现有成见的反思,不仅修正谬见,而且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际交往的态度。”②“诚如托尔斯泰伯爵所言,这些人向中国、日本,如今又向遥远的西藏出口文明,他们倒是应当认真地想一想

6、,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③他希望通过对儒家道德文化的推介,弘扬中华文明,改变西方人对待中国人及中国文明的蛮横态度,抛弃欧洲“枪炮”和“暴力”文明。辜鸿铭翻译《论语》还有另外一个更加直接的动因。理雅各及其他西方传教士及汉学家译经,其终极目的是更好地向中国传输基督教义,正如被誉为《论语》“标准译本”的译者理雅各所称:“藉此,世界可以了解中国,在华传教工作也可以知己知彼,收到永久成效。系统、全面译注出版儒经,必将大大惠及以后的传教工作。”④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是要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的真谛传播到西方。在具有中西文化背景的辜鸿铭看来,西方传教士及汉学家翻译的儒家经典并没有反映出儒家思想

7、的精髓。他在1884年发表的①②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下卷),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509—510,346—347页。③王辉:《辜鸿铭英译儒经的文化用心》,载《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第3期。④转引自王辉:《理雅各与〈中国经典〉》,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122·辜鸿铭《论语》翻译思想探析———文化翻译的范例《中国学》一文中就指出: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的工作不过是应时之需,虽然数量惊人,但并不令人满意。另外,辜鸿铭还引用英国汉学家巴尔福的评论来表达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