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学会写文章

组工干部要学会写文章

ID:34488102

大小:27.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组工干部要学会写文章_第1页
组工干部要学会写文章_第2页
组工干部要学会写文章_第3页
组工干部要学会写文章_第4页
资源描述:

《组工干部要学会写文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组工干部要学会写文章说到写文章,古人有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见对写文章的人评价之高。现代社会中,国家工作人员工作时,主要的是用文字打交道,文字写得好或不好,交代情况、政策与办法清楚不清楚,常常关系到某项工作的成败。我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在经历了多岗位的锻炼之后,深深感触到作为组工干部,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更需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其中,会写文章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学会写文章,首先对它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干什么工作,总是要说话,要交流,以便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传达某些信息。这些,有的可以口头表达,有的则需要以文章为载

2、体。做为一名组工干部,更是要经常起草领导讲话、工作计划、政策规定、考察材料。这些材料经过领导审定后下发出去,就是思路,就是政策,就是指导全市组织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文字综合工作是直接进入领导决策的工作。另一方面,文字综合水平,也是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记得一位领导曾经给我们提过这样的要求:在组织部门工作的同志,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语言能力和文字功底是我们从事组织工作的基本功。因此,我们应该从事关全市组织工作的开展、事关组织部门整体形象的高度,来认识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压力感、责任感。4学会写文章,还要先学会读文章。任何工作都有“先进经验”,

3、写文章也是一样。党和政府有很多写得很好的指示、决议、命令、论文,特别是毛主席的文章,深刻、浅显、扼要,任何方面都说到了,都用得着。经过若干时间翻出来读,仍是活生生的。这些文章,我们都读过,但不一定都读进去了。你试着选择几篇,花点时间来读,先把意义弄通,然后再看他为什么要用这样段落和字句来写?把他删去几句或改几句,甚至增、删、改一二个字,看是否好一些或坏一些?这样一比较,你就会就会发现自己程度尚差一级甚至若干级。所以我们平常有的同志说,把中央文件读了若干遍,把某篇文章读了多少遍,收效却甚微。看来只是在若干里路外观望,却未深入钻研,那是站在关头看风景,终不能闯进关去。 学会写

4、文章,必须坚持多写多练。对于怎样写好文章,当年有人曾给鲁迅先生讨教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回答的很幽默,大意是,做医生的有秘方,做厨子的有秘法,开点心铺子的有秘传。作文却好像偏偏4并无秘诀。文字能力,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毛泽东同志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只有勤写多练,才能熟中生巧,掌握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记得我们刚进组织部的时候,有时起草一个通知都感到费劲,正是经过长期的锻炼,很多同志才成为了写作的行家里手。所以说,写和练这一关,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点懒偷不得,也就是说文章写一次比一次好,以前吃过力的,以后就不那样吃

5、力了。 学会写文章,还要有创新精神。毛泽东同志在访苏期间,对《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起草有句著名的话:条例写出来要“既好看又好吃”。“好吃”说的是条约内容要实在,“好看”说的是它的形式,措辞要美轮美奂。做好文字工作,如果不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文章就往往内容落入俗套,语言流于陈腐,读起来味同嚼蜡,不仅不“好看”,很可能还要影响人们的“食欲”,不忍卒读。因此,只有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水平的作者写出文章,才能妙笔生花,别开生面,文采四射,达到高的境界。所以,我们必须善于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力争写出的材料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号召力,达到高质量、高水平。 学会

6、写文章,还要发扬奉献精神。4组织工作是清苦的,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艰苦,回想自己这些年来,虽然能够坚持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但有时任务重、压力大,就产生急躁情绪。文字工作虽然苦点、累点,但与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农民相比,我们的苦和累算不了什么。记得有一次我到棉纺厂采访省级劳模张宏伟,那时正值夏天,工人们在近40度得高温下,不停地巡回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八小时内不停的忙碌,而他们每月才拿到三四百元得工资。相比之下,我们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更应该发扬吃苦奉献的精神。切不可模仿有些人,所谓“一挥而就,文不加点”的写作态度,而应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把党的政策

7、、人民的愿望和领导的要求溶入文章之中。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