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

ID:34167823

大小:3.08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3-04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_第1页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_第2页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_第3页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_第4页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姓名:张朝跃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外科学(骨科)指导教师:黄祖发20070301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摘要经口咽入路手术是处理枕颈区病变的传统术式,是处理上颈椎和颅底斜坡区域病变最直接的手术入路,具有无需牵拉重要血管、神经,可直接解除脊髓腹侧受压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延脊髓腹侧病变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枕颈区形态学资料及其与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详尽解剖学资料研究较少,且传统的经口咽入路手术本身存在术野深,视角小,暴露范围有限,操作深浅度难以掌握等缺点,致

2、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阻碍。近年来,MED技术在腰椎及下位颈椎的成功应用为我们治疗上颈椎疾患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经口咽入路手术视野深度可达lOcm,而宽度仅为2~3cm,类似管道状。而MED手术系统采用了轻质液体光纤、便利轻巧的手术器械、显微变速磨钻的手段,使我们对脊柱病变深部术野的的显露与操作更加容易。我们拟将传统的经口咽入路手术与外科微创技术相结合,探讨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与具体操作方法。本课题包括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的可行性研究与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临床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首先测量了与经

3、口咽入路相关的寰枢椎前柱结构的详尽解剖学数据,并对两组完整头颈部标本分别按传统经口咽入路手术方法及内窥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模拟手术,论证内窥镜下进行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的可行性。第二部分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包括陈旧性齿突骨折、先天性游离齿突、颅底凹陷、Klipple-Feil综合征在内的12例、2组患者分别按传统经口咽入路方法和内窥镜下方法进行手术,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超过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张口程度要求、软腭切开、手术并发症、颈髓角恢复情况、JOA评分方面的差异,论证了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的可行性

4、、适应症、禁忌症:并探讨针对不同枕颈区疾病的具体手术方法、并发症及防治、手术优缺点、器械改进等问题。第一章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的可行性研究目的:为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提供解剖学支持,并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的可行性。方法:①选取50套完整寰枢椎标本,测量其前柱结构的解剖学数据;另选取颅骨标本20具,测量斜坡及其相邻结构数据。②取临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床患者正常x线及cT片各20套,测量前柱结构数据。⑨选取完整头颈部标本5具,由咽后壁逐层向深面解剖,观察斜坡、寰枢椎、椎动脉、寰椎横韧带等结构及毗邻关系。④将

5、20具完整头颈部标本分为两组(传统组与内镜组),分别按传统及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方法行寰椎前弓、齿状突切除、斜坡开窗及侧块关节面打磨,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的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减压、打磨的方法和范围。结果:①斜坡长度28.54-2.2mm,宽度19.2--t=2.3mm,咽结节枕骨大孔间距12.411.5mm,②寰椎前弓长19.812.3mm,前结节处最厚,为7.2.-I:1.Omm,与侧块关节相连处最薄,为3.74-0.5mm。③齿状突呈纺锤样,高15.9士1.9ram,最大宽度10.5=L-O.6mm,最大厚度1

6、1.5+1.9mm,后倾角为10.54-3.50。④寰枢椎侧块关节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最大横径15.1-4-1.6mm;最大矢状径17.74-1.3mm,外倾角为23.54-2.80。⑤上门齿缝与寰椎前结节的距离为97.2:1:4.3mrn,与寰枢椎侧块关节内外缘连线和矢状面所成的夹角分别为4.810.30与15.2士o.3。。⑥寰椎横韧带的长度为20.04-2.40rllln,中点与硬膜囊的距离(最小值)为2.3土0.3inln,附着点与硬膜囊的距离(最大值)为7.1士1.4mm。⑦寰枢椎骨性标本测量值与x线片、cT片测量值

7、差异无显著性。⑧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存在“手术安全区”,该区域位于寰枢椎前面,略呈矩形,宽45.9±3.6mm,高29.412.5mm,深lOrnm。⑨内窥镜下寰枢椎模拟手术减压范围宽14.8士o.8mm,高16.I:L-O.7mm,深19.1-4-1.Omm,与传统方法差异无显著性,但变异系数小于传统组。结论:1、本研究认为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不仅能达到传统手术的减压范围,而且对局部结构显露更为清晰,操作更为方便和精确,损伤程度更小,符合当今外科微创发展的要求。2、镜下寰椎前弓切除可采用由寰椎前结

8、节向两侧磨除或由前结节两侧磨断后完整摘除前结节的两种方法;齿突则由尖部向下顺行磨削切除,磨除深度不宜超过齿状突最大厚度;寰枢椎侧块关节面打磨应采用“囊内操作”方法,宽度应在12ram以内,深度不宜超过lOmm。3、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存在一“手术安全区”,对术中避免脊髓、神经、椎动脉损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