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1)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1)

ID:33898237

大小:25.2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1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1)_第1页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1)_第2页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1)_第3页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1)_第4页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1)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作者:李学勤作者简介:原发信息:《中国历史文物》(京)2002年第06期第5-12页期刊名称:《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2003年02期    流行(注: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82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式(注: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207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簋(注:李西兴主编:《陕西青铜器》,79,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的(注:吴镇烽:《陕西金文汇编》,拓本目录表第20页,三秦出版社,1989年。)。  这篇铭文古奥费解,本文想在下面先试作通读,然后重点对几个关键性的字进

2、行考释,推求器主的身份,最末对发现的重要意义讨论引申。我所能做的,不过是一次尝试,必有许多不妥的地方,敬希指正。  一 铭文通读  部字(注:本文古音皆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述(注:裘锡圭:《古文献中读为“设”的“”及其与“执”互讹之例》,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东方文化》第三十六卷第一、二期,1998年。)。      “女”通“母”字,古文字常见,参看《金文编》1947、1961。  “之”(注:杨树达:《词诠》,第157~158页,中华书局,1979年。),“用厥”等于“以之”。  “绍”训为继,“好”训为“美”,都见

3、于《说文》。  “益”下面一字不识,疑有范损,暂且释为从“干”从“女”,读为“干”,《尔雅·释言》:“求也。”“益干懿德”,可参看《诗·时迈》“我求懿德”。      “御”训为治,见《诗·思齐》笺。(注:容庚:《金文编》,第723页,中华书局,1985年。),这里读作“氓”或“萌”,意为民众。“永御于氓”,即长久统治民众。    二 关键文字考释  字,右半从二“又”二“土”。这个字在金文最早见于不其簋(注:容庚:《金文编》,第942页,中华书局,1985年。),鼎(注:吴镇烽:《西周金文撷英》九,三秦出版社,1987年。),《金文编》未及收入,《金文诂林补》收录(

4、注:周法高:《金文诂林补》,1822,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  “陵”(注: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1822,香港中文大学,1975年。),现在看来都不妥当。目前流行的看法有两种,一是释为“附”,其说本于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注: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第60页,中华书局,1988年。)。《积微居金文说》(注: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第81~82页,中华书局,1997年。)。……相似。”(注: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42页注64,文物出版社,1991年。)  此说由于1993年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竹简的发现得到验证。《老子》第二章“前后相随

5、”,郭店简《老子》甲16“随”字作相同。”(注: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注释第115页注42,文物出版社,1998年。)  案《汗简》下之二阜部有碑。”(注:郭忠恕:《汗简》,第39页,中华书局,1983年李零等整理本。)《古文四声韵》卷一“随”下也有体(注:夏竦:《古文四声韵》,第15页,中华书局,1983年李零等整理本。)。对照郭店简《老子》,字之为“随”断无可疑。  下(注: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第94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不过,如果由严格的观点看,相应(注:参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第491~492页,武汉市古籍书店,19

6、83年。),只是在简文中都通读为“随”罢了。  殷墟甲骨文有字(注: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第173页,汲古书院,1977年。),可视作这一系列字的渊源。  一样(注:容庚:《金文编》,第109页,中华书局,1985年。),今定为从声”(注:原衍一“省”字,参看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第2014~2015页,中华书局,1988年。),  王在鲁,(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图118-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朝臣(注: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五十六。)。相同(注:容庚:《金文编》,第311页,中华书局,1985年。),这里

7、不再细说。  字在金文中也出现过若干次了(注:容庚:《金文编》,第688页,中华书局,1985年。),伯说(注: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1322,香港中文大学,1975年。),而论说最详细的是《积微居金文说》(注: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第154页,中华书局,1997年。)。杨氏云:“遂”(注:古国顺:《史记述尚书研究》,第104~106页,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肆”、“遂”都在物部,一心母,一邪母,音近相通。  ”(注:参看裘锡圭:《古文字论集》,第202页,中华书局,1992年。),“勤”(注: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第23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