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75061
大小:54.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浅议品德和生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品德和生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不是单纯的知识点传授,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觉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多层并进、快乐交流、真实活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加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就是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师生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享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一句话,课堂教学就是用平等、自
2、由、宽松、和谐、互动、合作谱写的一支快乐的交响曲。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是能促使“师生活动”''生生互动”顺利开展,使教与学获得双向成功的基础。下面谈几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一、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学好品德与生活课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诱因,只有学生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他才有可能去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教师要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仅教材上的知识要系统地掌握,更重要的还要知道教材外的拓展知识,这样教
3、师才不会停留在教材层面上照本宣科。自己弄清楚了,才能讲明白,才能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幽默风趣的教师往往能使课堂充满笑容,能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自觉领悟教学内容的思想。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课产生强烈的兴趣。1•营造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课堂的先决条件
4、。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需要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2.正确评价学生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当他们答对问题被教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5、的重要因素。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都要重视,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3.成功是最好的激励学习成功得到的快乐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传统文化课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传统文化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课前搜集资料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拾级而上;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
6、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三、学玩结合,寓教于乐教学"北京”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这一课,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制作相关课件时,笔者就将其设计成在北京旅游,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及课件内容,穿插相关的传说和小故事,这样学生当完导游后个个兴致勃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创设情境,其目的是把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氛围之中,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就要寓知识教学
7、于活动之中。四、巧妙设疑,增强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提问要问在有疑之处,所提问题难易要适度,还要具有启发性。这样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学习品德与生活课能让生活更美好。总之,只有用赏
8、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肯定的态度评价学生,提高教师本身文化修养,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