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行为

浅谈日语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行为

ID:33801297

大小:54.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浅谈日语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行为_第1页
浅谈日语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行为_第2页
浅谈日语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行为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日语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日语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行为2011-06-1822:51:37   来源:   评论:0点击:27浅谈日语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行为睛要]商务谈判中离不开双方谈判人员的语言交流。而沟通并非仅仅依赖语言交流来进行,贯穿商务谈判过程的非言语行为值得我们去考察、研究。本文从非言语行为的角度入手,来探讨非言语行为在日语商务谈判中的实际运用。饫键词]非言语行为;商务谈判;炙化背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与臼俱增。两国之间益发频繁、深入的经济活动要依赖大量的商务谈判得以实现。为了达成双方的利益目标,收获双赢的谈判果实,要求谈判人

2、员不仅具备丰富的谈判知识,还需要娴熟的沟通交流能力。而交流技巧的养成并非局限于日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非言语行为在交流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了解并熟练掌握非言语行为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可以帮助解决谈判中的交流障碍,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本文拟从非言语行为的角度入手,来探讨其在日语商务谈判中的运用。一、非言语行为的含义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在语言学上被称作“言语行为”。与之相对的,不通过语言而进行的交流被称作是“非言语行为”。与受到有意识控制的言语交流不同的是,非言谮亍为带有强烈的无意识的色彩,更容易透露出内心真实的声音。它主要包括如下的几种表现形

3、式:微笑语、手势语、目光语、界域语、沉默语等。在与日本人的商务谈判活动中,由于两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非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可能造成互相理解意义的歧义,从而导致交流的障碍,甚至会触犯文化的禁忌,导致谈判的僵局。二、非言语行为的主要形式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㈠微笑语商务谈判中不乏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但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双方利益的实现,谈判人员应努力营造自然、和谐的谈判氛围。良好的开局、友好的协商对最后达成协议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谈判人员的态度应该温和有礼,和颜悦色。而表达双方友好的态度,自然离不开面部表情的微笑语。运用在谈判桌上

4、,能起到表达诚意、化解敌意的效果。但如果笑容不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者表现出过于夸张和轻浮的笑容,只能给对方造成不快的印象。微笑语的含义被认为在各民族中基本是大致相同的。但在国际谈判中,日本人常给人造成以不苟言笑、表情刻板的印象。这点是受到不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在人前的文化心理所影响。就如同日本传统戏剧形式“能”—样,一张面无表情的面具隐藏了主人公真实的内心活动。谈判桌上的表情变化,易于被对方窥探出己方的真实意图,因而日方的谈判人员往往以无表情的面容示人。只有在签订协设的最后阶段,才会露出笑容。另外,在被指出不善微笑的同时,日本人的微

5、笑还具有让他国人无法理解的另一面。小:泉/\云氏将日本式的微笑看作包含着:“愤怒、羞耻、悲伤、失望”等等让外人难以捉摸又不可思议的诸多含义。因此,在面对日方人员的微笑语时,不能简单地归为是表达“同意、认可、赞许”的意思。㈡手势语手势语包括握手、招手、摇手和手指动作。使用时使用形象生动,具有传情达意的语用功能。与其他非言语行为—样,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有着约定成俗的含义。如用拇指和食指做成一个圈,其他三指微微抬起,在美国表示“ok”。中国接受了这样的用法,而在日本表示”金钱”的。又如竖起大拇指的手势,在中国是夸赞对方的意思,而在日本是“男性、

6、父亲、丈夫、老板”等意思。中日两国也有类似的手势语,如用食指指人、竖小拇指等被看作是极为失礼的行为。此外、同样具有东方人含蓄的特质,不适应夸张、幅度较大的手部和腕部的动作,需要尽量避免。㈤日语商务谈判中的目光语与西方国家直视对方眼神不同,日本文化中认为长时间凝视对方眼睛,是。敌意、轻视、挑战、好奇”等令人不快的感情表达。而如果谈判人员因为紧张或者不自信,交流时回避躲闪对方眼神的话,又会给对方留下不自信、自卑的感觉,有碍双方信赖关系的树立。商务谈判的整个环节中,谈判人员应该展现出不卑不亢的态度,才能带来公平双赢的谈判结果。而这离不开目光语的运

7、用。普遍认为,谈判人员可将目光停留在对方的鼻翼周围或者嘴角处,并适度保持与对方眼神的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观察对方的反应。同时,清澈、自信的眼神能够提升在谈判对手心中的好感度和重视度。(四)界域语界域语指的是人与人交流时以空间距离所传递的信息。商务谈判中的界域语,在心理学上归为对人距离中的社会距离。据调查分析,07到1米之间的距离是中国人普遍能接受的社交距离。日本人的商务谈判人员所习惯的交流距离稍微更长些,大致控制在12~2米之间的距离较为妥当。因此,双方的接触中都要考虑对方心理能接受的社交距离,过于亲近或疏远的距离都会给对方带来

8、不适的感觉。此外,在谈判桌上的位置安排上而言,中日两国共同的原则都是E座是距离门口最远的位置,与之相对的是距离门口最近的位置是下座。㈤沉默语曾经葡监样—个典型的案例:某美国企业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