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

ID:33529457

大小:58.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6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_第1页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_第2页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_第3页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_第4页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摘要]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会造成农民群体与地方政府相互争利的局面,而农民作为主要的土地供给者,国家政府要致力于为农民提供财产性收入保障并对农村巨大建设用地资源盘活,从而对财政区域形成良好的效应及影响。要想对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进行透彻分析,可以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土地财政区域模式结构、土地财政等多方面数据展开研究,并有效结合区域临近原则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过高度、中高度、中度、中低度、低度五个区域的分析得出土地财政区域的差异效应。[关键词]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土地财政区

2、域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4.074[中图分类号JF301.2;F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土地财政主要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维持地方财政区域的财政支出,是基金预算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同时也属于地方财政收入。在我国土地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增量土地实现财政方曲的创收,简单地说,即通过地块买卖所得的土地出让金满足地方政府的财政所需。农村建设用地入市能够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设土地资源,实现新型土地财政供给模式,同时

3、也会对地方政府通过主导农村土地城市流转造成巨大冲击,并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巨大影响。1?r村建设用地入市对土地财政造成的主要影响在当前我国所实行的土地财政模式中,农民集体作为主要的土地所有权者,其获得的征地补偿远远低于出让土地所获得的最终市场价格,因此,对农民的经济收入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随着人们对土地价值以及公平观念的不断强化,打破地方政府垄断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局面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更好地进行探索,推出了土地流转制度,比如在2004年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国发[2004]28

4、号)》、200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以及在201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以期实现土地能够形成平等入市、依法流转的良好局面。土地财政主要是以土地征收、出让土地获得相关收入、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土地扩张、土地征收这种循环式经济模式运作,因此,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会让农民群体成为与地方政府争利的主要农地供给者。另外,地方政府会根据城镇化建设所需利用土地征收筹集巨额资金,以经济增长政绩考核体系不发生变化为前提,这便会引发不良贷款率上升以及金融风险上升等弊端,从而

5、削弱我国社会公共的管理力度,不能很好地将公共管理服务进行下去。2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与土地财政关联度分析2.1关联度因素分析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会对土地财政造成区域性的差异,可从土地财政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考虑。土地财政区域基木规律为城镇化建设发展越快,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会越紧张,其也是土地财政较为旺盛的区域,因此,推动农村建设土地入市的动力越人,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越高。另外,农村建设用地入市的驱动力越弱,二者之间的关联度也会随之减弱,其主要是由于区域农村建设用地虽被相同土地流转机制所保障,但对土地的需求欲望并不强烈。笔者将农村建设用

6、地面积当做“绝对值”,面积大小不会直接对入市推动力造成影响,但随着建设用地面积占城乡建设比重的加人,会导致城镇工矿用地比重减小,即会出现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比较发达的城镇中,农村建设用地的推动力越强,也会加强农村土地的集约制度。例如我国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区对外扩张的速度、规模越来越强。因此可以看出,经济水平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农村建设用地入市的推动力越大,同时也会导致区域土地财政规模越大,地方财政贡献率也会随之提升。2.2关联度计算方法通过上文农村建设用地与土地财政两者之间关联度的分析,为了更准确地将农村建设用地对土地财政

7、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准确分析,笔者将我国全部省市的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人均农村建设用地、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区域人均GDP、土地财政规模、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土地出让烦积、土地出让平均价格这些数据收集并利用公式对其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关联度系数将我国全部省市进行五个关联度差异性区域划分,以此分析出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与土地财政区域Z间的关系。(由于数据量过于庞大,文中只出示计算公式和结果)。对相关数据的正向指标来说,即二者之间关联度较强的指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而对负向指标的计算,则利用以下公式:公式中的Ii

8、j是经过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某指标的数值,xij是对数据处理前某指标的值。这样的计算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因经验评分所具备的极强主观性而造成的实际数据偏差情况发生,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各个省市中相互关联因素的平均值:各个关联因素之间的标准差:各个关联因素之间的变异系数:各个关联因素中的权重:在公式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