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ID:32947349

大小:56.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护理_第1页
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护理_第2页
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江苏盐城224001【摘要】目的:评价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予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对照组予安神补脑液内服,疗程30天,停药后随访30天。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完成76例,对照组完成72例。治疗3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作用持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良好而持久的神经内分泌

2、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关键词】耳穴贴压;中药敷贴;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失眠【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51-01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种种不良的牛活习惯,致使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失眠现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并可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的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患者依从性差,很多时候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因此,探寻一种新的治疗失眠的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笔者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贴压加

3、中药敷贴治疗失眠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制定⑴:(1)睡眠障碍几乎为惟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到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等。(2)上述唾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妨碍社会功能。(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1.2一般资料160例研究病例来源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医院的失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具体操作如下:利用Microso

4、ftExcel软件中的“工具→数据分析→随机数发生器”,产生与患者就诊次序相对应的160个随机数字,将随机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得到秩次,规定秩次为治疗组,秩次81-160为对照组。治疗组完成76例(脱落4例,均为用药疗程不足),对照组完成72例(脫落8例,6例为用药疗程不足,2例失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等),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贴压加中药敷贴”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治疗前在每侧耳部用探针探出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肾、心

5、等耳穴的敏感点并做上标记,然后用75%酒精消壽,取医用橡皮膏剪成约0.5cm×0.5cm大小正方形,将1粒王不留行籽置于胶布中央,贴在选定穴上,嘱病人每日按压6次,每次20次左右,以局部皮肤充血、发热、胀痛为度;然后用中药外敷膏(由淮小麦、生地、酸枣仁、五味子、苦参等熬制而成)贴于心俞、内关、膻中穴。贴前先清洁局部皮肤,再用手指在穴位上摩擦10秒钟左右,以皮肤红热为度,将外敷膏对准穴位粘贴固定,适当加压半分钟,每24h更换1次。对照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安神补脑液(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10120)口服治疗,一次10ml,一日两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天,停药后随

6、访30天。治疗及随访期间禁止使用其它治疗失眠的中西药物。2.2疗效判定根据WHO颁布的睡眠检测法,采用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简称唾眠率)制定。(1)痊愈:唾眠率达75%以上;(2)显效:睡眠率达65%以上;(3)有效:睡眠率达55%以上;(4)无效:唾眠率在40%以下。有效率二(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o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V0.053.2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4

7、讨论失眠属中医学“不寐病”范畴,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目不瞑”、“少寐”等名称,其病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调[2]。在临床上,对于失眠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但囿于该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依赖性及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很多吋候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而中医疗法(包括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失眠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