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概况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概况

ID:32806694

大小:58.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概况_第1页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概况_第2页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概况_第3页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概况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概况程香单位四川卫牛康复职业学院邮编643000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诸如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疾病等重要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是当前社会心血管疾病发病及致死的罪魁祸首之一。该病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如损伤应答学说、炎症学说、脂质浸润学说、单克隆学说、受体缺失学说、同型半胱氨酸学说、精氨酸学说及剪切应力学说等。关键字: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多种学说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如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基木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粥样斑块形成,致管壁变硬、

2、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从而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牛与很多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尚不能作为确切的病因,习惯上将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目前,文献陆续报道的危险因素己有300多个。一般公认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等,其次为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缺乏运动、肥胖及心理社会因素等⑴。这些危险因素如何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牛,有多种学说,如损伤应答学说、炎症学说、脂

3、质浸润学说、单克隆学说、受体缺失学说、同型半胱氨酸学说、精氨酸学说及剪切应力学说等,笔者现将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牛机制综述如下:1.慢性或反复的内皮损伤[2]-[3]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形成的首要条件。机械、感染、免疫、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及同型半胱氨酸等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触发炎症性级联反应。动脉内皮损伤,轻者无明显形态学改变,但可表现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或活化,通透性增加,白细胞粘附性增力n,粘附分子(ICAMJ,VCAM-1)表达增高;重者细胞坏死脱落,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的能力增强,脂质进入内膜;同时,内皮损伤处暴露的胶原纤

4、维等激活,释放出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和生长因子,促进SMC增生及分泌基质等;血流动力学因素异常出现层流剪切应力不均匀,动脉分叉处和转弯处可出现紊乱的血流方式,对病变的定位可能更为重要。2•血脂沉积及其氧化作用[4]・[6]各种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便化发生的物质基础,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本身可损害内皮功能,增加氧自由基的生成,使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即NO失活,并刺激内皮细胞合成生物活性因子。氧自由基可氧化修饰LDL为OX-LDL,后者又促进以下过程:⑴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摄入0X-LDL形成泡沫细胞;(2)吸引循环中的单核细胞;

5、(3)刺激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释放;(4)通过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增加单核细胞的黏附;(5)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失调;(6)对内皮细胞和SMC产生细胞毒性作用。NO失活则失去或减少其保护血管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及其所含生长因子的释放;(2)抑制单核细胞的趋化和活化;(3)抑制血管SMC迁移与增生;(4)抑制活化内皮表达白细胞黏附分子。3.单核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反应[8卜[10]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关键作用。血单核细胞经上述途径进入内膜、吞噬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病灶内的巨噬细胞具有多种分泌

6、活性:(1)产生白介索和肿瘤坏死因子,增加片细胞的黏附,进一步促进白细胞进入斑块;(2)产生活性氧参与LDL氧化修饰;(3)产生生长因子促进SMC的增殖,SMC亦可摄取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随着高血脂的持续,内膜泡沫细胞越来越多,形成肉眼可见的脂纹。中膜SMC增生、游走进入内膜,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病变形成的主要环节。在PDGF、EFG、TGF・α等因子的刺激下,SMC大量增殖,并产生细胞外基质沉积于局部,形成纤维斑块。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斑块中央泡沫细胞发生坏死、崩解、脂质释放,与细胞外基质、细胞碎片形成粥样物

7、,而与斑块周边SMC、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共同形成粥样斑块。在此基础上,可出现血栓形成、计划等继发性改变,斑块不断增大。4•单克隆性病变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SMC为单克隆性增生,可能系化学物质或致瘤病毒刺激所致。有人用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提取的DNA转为培养的SMC,结果发现这些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加快;再将转化的SMC接种到裸鼠体内,则可成功地诱发肿瘤;诱发的肿瘤生长缓慢,浸润生长倾向较弱,恶性程度很低。而从正常动脉壁提取的DNA不能诱发这些改变。因此,有人提出动脉粥样便化斑块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动脉粥样便化

8、斑块中存在着激活的癌基因。5•感染[7]近年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肺炎衣原体、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存在,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与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6•受体异常[6]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