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ID:32662171

大小:56.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教学设计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河》教学设计秣归县归州中学宋发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源流概况;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的危害及治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意义。教学重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的综合治理教学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

2、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黄河视频创设情景,通过动态景观&动地、真实准确地感受到黄河那种磅礴的气势,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自然地导入新课。接着教师引言:黄河是一条母亲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创造了灿烂悠久的文化。但有人却说她是一条害河。哪我们该怎样认识和看待黄河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滔滔黄河》。二、讲授新课:(一)知黄河1>黄河的概况以李白诗《将进酒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到黄河的源流概况学习。这句诗中的“天上”和“

3、海”具体指什么地方呢?活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读图2-53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黄河发源地、长度、流经的省区及注入的海洋。(2)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桃花峪,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3)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沈河、湼水、无定河、渭河、汾河。(1)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2、出示黄河水系图,与学生一道分析黄河上游的特征,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P55-57的内容,归纳总结黄河中、下游的特征。然后,教师检查学纶的学习情况。上游中游下游特征多峡谷多支流多水能河源段水清澈多峡谷多支流多泥沙多

4、水能地上河无支流流域面积小活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材P56、P57的阅读,P58-59的活动,想一想黄河给我们带来哪些忧患?(师生总结:一忧泥沙,二忧地上河,三忧凌汛,四忧断流。)一忧泥沙:教师提问1、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哪里?(黄土高原)2、黄土高原的泥沙为什么会进入黄河?(1、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形支离破碎;2、夏季暴雨集中,对地表冲刷作用大;3、地表植被覆盖率低。)3、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导致的后果有哪些?(河水一石,其泥六斗。跳进黄河洗不清。下游形成“地上河”。……)二忧地上河:出示“地上河”和“地上河”形成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了

5、解“地上河”,并从感性上认识“地上河”。活动学生先自主、合作学习P59的第4题。然后师生讨论归纳:1、“地上河”形成过程及灾害。2、治理措施:治黄的根本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黄的关键是治沙具体措施在上、中游:1>植树造林,种草,绿化大地,保持水土。2、在山坡修水平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3、兴修水利工程,发挥它们防洪、减淤等功能。在下游:修堤筑坝,加I古I黄河大堤。三忧凌汛1>学生阅读P59,了解什么叫凌汛。2、教师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牛•找出黄河易发牛.凌汛的河段。3、议一议,当凌汛发生时可采取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1)控制上游水

6、量,避免冰坝产生(水库调节、利用两岸涵闸分水、分洪区滞蓄等)(2)破冰(破冰船、飞机投弹)四忧断流有关资料显示,在近30年时间里,黄河年入海径流量锐减了一半。同时,黄河下游多次出现断流现象。1997年断流多达12次,合计226天,断流河床里程长达622千米。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黄河下游干旱少雨,无支流注入,而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是造成断流的原因。)治理措施1>兴修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有效地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用水协调措施。(三)颂黄河播放《黄河颂》的朗读,

7、让学乞领悟黄河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三、课堂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