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

《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

ID:32627298

大小:68.9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13

《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_第1页
《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_第2页
《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_第3页
《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_第4页
《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奎章政要》真伪和虞、揭关系辨析[摘要]揭溪斯著《奎章政要》一书的说法,最早见于元未陶宗仪《辍耕录》“奎章政要”条。根据与揭溪斯同时的欧阳玄为揭僂斯写的墓志铭、黄潘为揭溪斯写的神道碑可以确定,《奎章政要》是讹窜揭溪斯的《太平政要》所致。“奎章政要”条的描述逻辑乖谬,基本是杜撰,这与元季人士对虞集、揭侯斯才华的估定以及对他们的熟稔程度有关。人们以揭溪斯在《范先生诗序》中所提供的虞集关于'‘元诗四家”的诗评为导火索,对虞、揭关系的解读逐渐偏离事实,引发出许多讹谬。[关键词]《奎章政要》;《太平政要》;揭傑斯;虞集;《范先生诗序》《奎章政要》一书最早见载于元末陶宗仪

2、《辍耕录》卷七“奎章政要”条,陶宗仪的这条记录被明清时期的人们屡为转载,像清人吴景旭的《历代诗话》、清人姚之驷的《元明事类钞》以及乾隆年间编的《日下旧闻考》、《续通志》等著作都转载了此条,影响非常大,而明清之际的黄虞稷在《千顷堂书目》卷九中也著录了“揭溪斯《奎章政要》"一条。可是,在元代有关揭溪斯生平、行状或碑铭的记载中,出现了《太平政要》一书,却并不曾见《奎章政要》一书,《奎章政要》与《太平政要》二书是否就是同一本书的两个名字?为什么会有这么两个名字?在关注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与元诗四大家、元文四家、元代奎章阁学士院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虞集和揭溪斯之间

3、的关系有很大关联,是研究元代正统诗文不能绕过的一桩公案。一、《奎章政要》是《太平政要》的误称《辍耕录》关于《奎章政要》的记录云:“文宗之御奎章日,学士虞集、博士柯九思常侍从,以讨论法书、名画为事。时授经郎揭溪斯亦在列。比之集、九思之承宠眷者,则稍疏,因潜著一书日《奎章政要》以进,二人不知也。万机之暇,每赐披览,及晏朝有画《授经郎献书图》行于世,厥有深意存焉。句曲外史张伯雨题诗日:侍书爱题博士画,日日退朝书满床。奎章阁上观政要,无人知有授经郎。盖柯作画虞必题,故云。”明清之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九'‘典故类・补载・元代”部分有“揭溪斯奎章政要”这么一条,此外并

4、不见有相关的补充说明,而事实上,陶宗仪这条记录很令人怀疑。据成文于揭傑斯死的当年一一即至正四年(1344)欧阳玄作的《豫章揭公墓志铭》记载:在奎章时,上览所撰《秋官宪典》,惊曰:'‘兹非唐律乎?”又览所进《太平政要》四十九章,喜而呼其字以示台臣日:“此朕授经郎揭曼硕(按:揭溪斯字曼硕)所进,卿等试观之。”其本常置御榻侧。据欧阳玄《墓志铭》交代其与揭溪斯乃多年同事,交谊甚厚,而且其《墓志铭》是据史官刘闻撰写的行状所作,时间近在咫尺,因此欧阳玄的叙述应该绝无错讹一一揭溪斯曾经写过一部《太平政要》的著作进献给元文宗。由于揭溪斯“以(辽、宋、金三史)总裁宿史馆得寒疾,

5、归寓舍,戊戌薨”,故死时备极哀荣,至正七年(1347)黄涪奉命作《揭公神道碑》。这时,纪念揭溪斯已上升为顺帝顾念老臣的一种政治表态,为他写神道碑也就成为一件相当郑重、隆重的政治事件。所以时任翰林直学士的黄涪诚惶诚恐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他撰写的《神道碑》参考了刘闻所作的行状以及欧阳玄所作的《墓志铭》,关于《太平政要》,黄涪写道:上时坐阁中,有所咨访,奏对称旨,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中书荐用儒臣,必问之曰:“其才何如揭曼硕?”间出公所上《太平政要》四十九章示台臣曰:"此朕授经郎揭曼硕所进,卿等试观之。”其见亲重如此。由欧阳玄、黄涪这两位关系非常亲近的同事的记载来看,揭溪

6、斯的《太平政要》在文宗时期颇为有名,不仅文宗非常欣赏,时常置于榻侧观览,而且当时其身边的文臣也有可能见过。既然《墓志铭》、《神道碑》都指出揭溪斯曾进献《太平政要》而深为文宗青睐,身处民间的陶宗仪根据“闻见琐事”载记成书的《辍耕录》,其真实可信程度显然不能与欧阳玄、黄墙亲见亲闻其人其事,且郑重撰写的碑志相比。因此,我们也可据以推断,《辍耕录》中的《奎章政要》是根据揭溪斯撰写的《太平政要》讹窜出的,而《千顷堂书目》中著录“揭溪斯《奎章政要》”又极可能是从《辍耕录》得出的记载。黄虞稷编撰的《千顷堂书目》“所录皆明一代之书经”,是考究明朝学术和文献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7、四库馆臣认为“考明一代著作者,终以是书为可据”。而《千顷堂书目》在每类之末,各附以宋金元人之书,对于这些内容,四库馆臣认为"既不赅备,又不及于五代以前,其体例特异,亦不可解”,批评得很有道理。黄虞稷可能对于其他朝代的情况都比较陌生,就像对元代,他的了解程度就非常不尽人意,例如书中载李好文又载李好问,二者乃同一人,却并无辨析。四库馆臣在修撰《四库全书》之际,常将《千顷堂书目》置于案旁参考,但关于揭溪斯著有所谓的《奎章政要》,四库也未与采信。明明连源头都没有的东西,到后来怎么可能变出来呢!二、元末民间杜撰“奎章政要”轶闻的原因辨明《奎章政要》的真伪并不难,只要找到

8、核实的材料就行,值得纠讨的是,《辍耕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