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266282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案陈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鲁迅自传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感情基调,了解“自传”的文体特征;2.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2.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及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难点:学习名人传记的写法,写“凡人”小传学习过程一、检测旧知鲁迅,原名______,曾用名_______,字______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奠定了
2、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传记是写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简称“传”。传记文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一般来讲,自传要求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家庭、学历、经历、性格爱好、特长以及思想发展过程等,对重大事件要详细介绍。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迅自传》便是鲁迅写自己的小传。二、预
3、习自学(一)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厦门( ) 皖南( ) 学籍( )乞食( )pánghuáng( ) shuāi败( ) chóu办( )zhè( ) nà喊( ) 亲qī( )(二)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①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②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③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④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三、互动点拨①鲁迅为什么要学医?②鲁迅
4、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③鲁迅先生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9④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的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是怎样作出的?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⑤传记是以平生事迹为主的,而第4段写的却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四、达标检测(一)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
5、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①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 ②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④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
6、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⑤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二)“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叫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1.“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鲁迅对这两条路的态度怎样?说明了什么?3.文段中破折号的用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布置作业;为
7、自己写一篇小传。字数在700字左右。9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学习目标 1.了解毛泽东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 2.学习少年毛泽东志向远大、刻苦修身、勤奋读书、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毛泽东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难点: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过程一、检测旧知斯诺(1905—1972)美国记者、作家,他一生写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报道,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他与1936年访问陕北根据地,次年写成呢个《西行漫记》一书。《西行漫记》是文笔优美的及时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笔
8、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二、预习自学(一)、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懒惰( ) 驯服( ) 怒不可遏( )耸听( ) 恫吓( ) 克勤克俭( )膳宿( ) 赚钱( ) 引经据典( )叛逆( ) 把柄( ) 傲慢无礼( )jiǎo(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